鸡网综合消息西部网讯(通讯员 丁鹏程 刘贺伟) 入秋以来,针对畜禽养殖量大,重大动物疫病随时可能发生,防控形势严峻的现状,府谷县采取多项举措切实加强秋季动物防疫工作,确保应免畜禽的免疫密度达到100%,动物标识佩戴率达到100%,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达到100%,免疫抗体水平合格率常年维持在70%以上。
强化免疫。该县按照“县不漏乡、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畜(禽)、畜(禽)不漏针”的要求,制定了科学的免疫方案、程序,坚持实行集中免疫、定时补针,切实做到应免尽免,不留空档。各镇(园区、办事处)、按村、按户建立了畜禽养殖档案,对畜禽的流动情况进行了及时登记,全面掌握了本地畜禽养殖状况。根据畜禽养殖状况和当地疫病流行规律,制定免疫实施方案,确定禽流感、口蹄疫、猪蓝耳病、猪瘟、布鲁氏菌病、新城疫等主要疫病免疫程序。大力推行新型耳标佩戴工作,规范免疫档案,规范填写免疫入户手册,建立起完善的免疫质量追根溯源制度。
强化应急管理,提高应急处置能力。该县重特大动物疫情防控和畜产品质量安全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及时充实了应急储备,完善了应急预案,提高了应急组织领导和处置能力。并建立和健全了疫情报告网络体系,提高了疫情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确保一旦发生疫情,有效组织、快速反应、及时应对、严格处置。在节假日期间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做到人员到位、联络通畅、反应迅速,确保了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强化规模养殖场防疫管理。加强规模养殖场的防疫监管,切实加强饲养环节的防疫监管,有效降低规模养殖场畜禽发病风险。健全了免疫、卫生消毒、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人员管理等制度。规模养殖场实行封闭管理,禁止闲杂人员出入,新补栏的畜禽进行隔离观察,确保新购进和新补栏畜禽无疫病进场饲养。对无专职兽医的养殖场,由村级防疫员和驻场观察员负责防疫工作。
强化检疫监督,严防疫情传播和扩散。各养殖场、养殖小区进一步完善防疫制度,配齐防疫设施,改善防疫条件,建立健全报检制度。加强对病死畜禽及其产品的监管,规范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行为,坚决执行“四不一处理”的病死畜禽处置技术规范。省际间公路动物检查站加强了对畜禽及其产品的监督检查力度,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