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网综合消息 沈阳网讯 要是退休了,我们干点啥?老在城里待着也没啥太大意思,不如去农村养鸡、种菜吧!在钢筋水泥构筑的喧嚣城市中,田园生活成为许多城市人的终极向往,可真正付诸行动的人却少之又少。但沈阳市民刘玲和她的丈夫老郭真这么做了。这对老夫妻用全部积蓄在法库丁家房开起了占地300亩的养鸡场。1月20日,在女儿的帮助下,他们在网上开起了养鸡微博,晒出养鸡过程。
这个梦,念叨了好几年
“都是快60岁的人了,我们根本不算啥创业,无非就是找个乐呵。”已下岗多年的刘玲告诉沈阳晚报记者,她今年57岁,下乡养鸡并非是突发奇想的决定,因为她丈夫从几年前就开始念叨,老在城市里待着没啥意思,不如去农村生活,可以养鸡、种菜。此外,心底那段难以磨灭的知青情结也是让夫妻最终下定决心的原因之一。
去年4月,夫妻俩放弃了城市生活,并拿出全部积蓄在法库丁家房承包了300亩的山地,专养溜达鸡。
“当时,孩子并没有反对我们,他们的态度是:只要我们开心,怎么都行。”刘玲说。
溜达鸡,爱吃香瓜、梨
经过夫妻俩近一年的悉心呵护,如今,刘玲的养鸡场已拥有1000多只溜达鸡。如果不是极恶劣的天气,每天都必须让它们运动运动,从早上七八点钟打开笼门,这些鸡就开始溜达,晚上吃完饭后才回窝。在刘玲看来,由于每天运动,这些鸡都称得上是“飞鸡中的战斗鸡”,可以轻松飞过院里的墙。
不过,虽然夫妻俩养鸡养得有滋有味,但难免也有吃亏的时候。“这附近的鹰特别多,有时一天能叼走三四只鸡。”刘玲说。
面对愈演愈烈的“速生鸡”事件,刘玲也有话要说。
“我们的想法是做就好好做,从来不给鸡喂激素、抗生素,地里种的香瓜和梨都是给它们吃的,而正是由于没喂激素、抗生素,到去年10月下旬才产下第一批蛋,现在一天能产蛋90个左右。”刘玲告诉记者,由于是纯绿色鸡蛋,吃起来非常香,这一枚鸡蛋能卖到2元钱。
织“围脖”,晒出养鸡过程
在女儿的帮助下,最近,刘玲和丈夫“织”起了微博,希望借助万能的微博扩大养鸡场的影响力。“这是我们首次触网,现在还不咋熟练。”刘玲说。由于刚刚开通微博,现在她还只有19个粉丝。
在刘玲的微博中,记者看到了亲戚帮她上传的视频《我的鸡场,我的鸡》,这段3分多钟的视频晒出了夫妻俩养鸡的全过程。刘玲说,未来他们想把自家的土鸡蛋做成品牌。
沈阳晚报高级记者 白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