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下午,胡大伯紧急转往浙大一院。 魏志阳 摄
浙江在线04月11日讯昨日,浙大二院急诊大厅门口,气氛有些紧张。
通往急诊室的大门,只开了很小一道门缝,保安守在门口,戴着口罩,只露出一双眼。一位护士从里面出来,记者看到她戴着两层口罩。
昨天上午,经省卫生厅组织的H7N9禽流感救治专家组专家会诊,该院收治的一位因慢性胆囊炎、胆石症门诊的病人,被确诊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人。
这是目前为止,我省确诊最迅速的一例人感染H7N9病例,确诊时,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浙大二院感染科主任刘进说。
昨日下午1:24,确诊病人、65岁的胡大伯被转送至省级禽流感定点医院——浙大一院救治。
看胆囊炎的胡大伯,发烧查出感染H7N9
8日上午,家住余杭的胡大伯由儿子陪同来杭州大医院看老毛病——慢性胆囊炎。
下午,等待检查结果时,胡大伯去看了急诊。
“做消化科检查的时候,医生说我有热度,让我到急诊室来。”胡大伯这样告诉医生。医生很快给他量了体温,38℃多。
胡大伯被转到了发热门诊,进行一系列排查。
当天晚上,胡大伯体温上升到39℃,警觉的急诊科医生及时捕捉到异常,做了CT检查,显示胡大伯肺部有炎症。
于是,该院H7N9禽流感防控诊疗专家小组的专家,被召集到病房进行会诊。结合临床发病的过程,专家们认为,胡大伯在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过程中,可能感染了H7N9禽流感。
这是浙大二院遇到的第一例疑似病例,专家组马上把情况上报杭州上城区疾控中心。
与此同时,该院医生对胡大伯的治疗也马不停蹄地展开了。胡大伯住进负压病房,在治疗胆囊病的同时,医院开始用达菲对胡大伯进行抗病毒治疗。
9日上午,上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派工作人员进行采样。
9日下午,检测结果显示: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
至此,距离胡大伯去消化科、急诊科就诊,不到24小时。
经过昨天上午最后的慎重复核,胡大伯正式确诊为我省第6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人。
发病之前,胡大伯买了一只鸡
与别的确诊病人不同,胡大伯最开始感觉是没啥胃口,恶心,才去当地医院就诊的。后来在浙大二院发现是胆囊炎发作。期间连续几天发烧,让胡大伯与接诊的医生都很警觉。
医生详细询问胡大伯生病前几天的情况,特别强调“有没有吃过、接触过鸡鸭”。胡大伯想起来,清明前几天买过一只鸡。
余杭有过清明祭祖的习俗,所以清明节前胡大伯去农贸市场买了一只鸡,但买回来后就丢给家人,家人动手杀鸡、烧菜,最后胡大伯因没胃口,没吃鸡肉。
记者昨日在胡大伯的诊断书上看到: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合并H7N9禽流感。
发烧病人验血常规,很有必要
到目前为止,全国确诊33人感染H7N9禽流感,其中50岁以上患者22人,60岁以上20人。
这种新型流感病毒,是不是专门找老年人“下手”?
浙大二院感染科主任刘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H7N9禽流感没有大规模流行,感染的人不多,样本太小,随便得出这样的结论是不科学的。
不过他认为,从目前情况看,H7N9禽流感人传人的可能性应该不大,但它的厉害之处在于,对肺部的侵害能力异常强大。
“即使没有家禽接触史,如果出现体温超过38℃,医生、病人都要警惕,及时验血做血常规,很有必要。结果显示白细胞低,最好再拍个胸片或做个CT检查。”刘主任提醒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