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禽流感 台湾防检局提15点建议

   2015-03-13
核心提示:  为强化家禽流行性感冒(简称禽流感)防治措施,行政院农业委员会动植物防疫检疫局(简称防检局)11日指出,研讨会就禽流感流
  为强化家禽流行性感冒(简称禽流感)防治措施,行政院农业委员会动植物防疫检疫局(简称防检局)11日指出,研讨会就禽流感流行病学、病毒诊断鉴定、H5N8亚型高病原性禽流感疫情国家防治经验、动物扑杀及福利、以及禽舍生物安全等级等大众关注议题进行综合研讨,汇整下列重要结论,提供各级动物防疫机关防治参考:
 
  一、候(野)鸟及人、车、载具媒介携带为重要风险因子,相关防疫阻绝措施针对该等因子展开,可降低发生及传播速度。
 
  二、面对传播及致病性高的高病原性禽流感疫情,快速诊断及扑杀清场措施为最有效控制方式。
 
  三、復养重建着重强化禽场硬体生物安全等级,并辅导业者落实自主防疫及生物安全操作,建立產业良好防疫基础,降低疫情发生机率及其损失。
 
  四、台湾本次疫情分离的新型H5亚型病毒源自韩国H5N8病毒与野鸟禽流感病毒之组合,与韩国H5N8病毒同属Clade 2.3.4.4。
 
  五、因应禽流感疫情威胁,家禽饲养应于符合基础生物安全等级设施下进行,防范野鸟、野鼠等野生动物媒介传播,并有病媒(苍蝇)防治措施,开放式或半开放式禽舍的禽流感风险相对较高。
 
  六、良好硬体设施应搭配对应之生物安全操作,以有效降低疫病发生及传播风险。
 
  七、由于流感病毒具有多变及重组特性,应持续进行相关易感动物监测,提供预警并早期准备。
 
  八、使用疫苗令禽只产生抗体,造成病毒重组及变异压力,免疫禽只仍会遭受感染排毒而成为隐形传播者,不建议使用疫苗。
 
  九、有机养殖或户外饲养之禽场,感染禽流感之机会高于室内饲养禽场。
 
  十、建立现场观测预警通报指标有助于通报疑似或异常案例,并有效节省监测成本。
 
  十一、执行生物安全措施时,须有產业及农民组织主动参与及合作,以利自主落实。
 
  十二、2014年前,亚洲高病原性禽流感疫情以H5N1为主,2014年起,亚洲、欧洲及美洲陆续爆发H5N8疫情,亚洲地区同时出现H5N6、H5N2疫情,使整体禽流感病毒活动复杂化,疫情威胁日益严峻。
 
  十三、执行扑杀操作时,应制定行动计画,并纳入兼顾生物安全与动物福利人道扑杀方法,确保相关扑杀程序及操作顺利进行,计画中应包括紧急所需之变通作法,特殊情况下,若考量影响人类健康,或是显着延误疾病清除者,可因地制宜予以调整。
 
  十四、扑杀行动之关键重点在于防止疾病扩散,应确认个别牧场之情况以利做出最佳执行决策。惟兼顾动物福利与疾病控制之扑杀行动实属挑战,所有可人道又快速之操作均可使用。
 
  十五、由于人员与动物接触也可能造成感染间接传播,执行扑杀作业应尽量减少人员与活体动物接触。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  释疑问答  |  收费会员好处  |  收费会员  |  服务对比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RSS订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