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网资讯 原特区内全面禁止活禽交易令昨日满月。记者当天用大半天时间到罗湖、福田多家市场采访,未发现活禽交易现象。同时,记者也见到部分市场改造后,鸡档连冷柜冰箱都没配置,很难说改造达标;多家市场生鲜鸡摆在没有冷链设施的台面上,卫生安全堪忧。记者将见到的情况,向相关牵头部门反馈时,相关负责人说,市政府活禽交易令是一个系统工程,目前“禁”已经做到,但是禁后的保障生鲜上市工作更复杂,各相关区和部门应该按市政府的部署,切实解决好活禽生鲜上市这个“最后一公里”问题,确保禁令利民生,见实效。
鸡档改造还须快马加鞭
昨日,经过改造后的东门市场鸡档区正式试卖生鲜鸡,住在湖贝村的张阿姨买了一只生鲜鸡后对记者说:“东门市场一个月不卖鸡,我家人好久都没吃鸡了。”
东门市场管理方告诉记者,该市场是我市零售量最大的活禽交易市场,这里原有活鸡档98户,每天可卖活鸡近10万只。为响应政府号召,他们从4月1日开始,就停市一个月,对原有鸡档进行施工改造。
记者见到,该市场改造后,环境亮堂了,空气流通了。但遗憾的是市场内销售的生鲜鸡,全摆在水泥台面上,没有冰柜和冰箱,天气热了,这些鸡的卫生安全问题堪忧。市场管理人员向记者诉苦:“就这么大一点地方,98家商户都要经营,没地方摆冰柜和冰箱。”
记者走进福田农批市场生鲜区活禽交易区域时,大吃一惊。作为先行一步的试点区,该市场活禽交易区居然还没有改造,一家一户的商铺就把一只只的生鲜鸡摆在台面上销售,没有任何冷链设施。相关管理人员告诉记者,该市场鸡档改造方案已报街道办,很快将会改造升级。
同样的问题,记者一周前在南山农批市场已看到过。该市场9家卖生鲜鸡的档位未按市政府有关要求实行改造,宰杀好的鸡全部摊在台面上出售。
进货渠道和冷链配送尚待落实
活禽交易禁了,但是冷链配送和生鲜上市还未做到。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部分商户是把自己进的活鸡送到屠宰场宰后,再拉回市场内销售。记者了解到,深圳只有4个活禽批发市场可以宰杀活禽,分别是南山活禽批发市场、布吉松元头活禽批发市场、布吉红胜活禽批发市场和宝安松岗活禽批发市场。每只符合上市标准的生鲜鸡都附有脚环。脚环处附有二维码,市民只要“扫一扫”,就可即时了解这只生鲜鸡的检疫合格证明、在哪里屠宰、何时屠宰等信息。但是记者在多家市场内看到的生鲜鸡,要么没有脚环,要么有脚环但没有二维码。
同时,多家商户告诉记者,他们进的生鲜鸡全是自己没有冷链设施的车辆运输的。市经信委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委将加大对符合条件的冷链配送企业的扶持力度,对生鲜家禽冷链配送给予支持,逐步解决生鲜家禽配送最后1公里问题。
生鲜鸡销售生意不旺值得关注
禁活禽交易,实行集中屠宰、冷链配送、生鲜上市,是一项民生工程,这项民生工程是否能最终成功,应该说市场的交易量是一个重要的检验标准,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一些市场实行生鲜上市后,交易量下滑严重。
昨天,罗湖东门市场生鲜鸡首次上市,管理人员告诉记者,该市场全天只进了196只生鲜鸡,与卖活鸡时,每天10万的交易量形成鲜明对比。
位于罗湖区布心的家有市场虽然只有8户鸡档,但是改造很快,每个档位都配有冰柜和冰箱,鸡全部放在恒温4度的冰柜内。昨日上午,记者在该市场待了10分钟,只见到2位顾客买鸡。一位郑姓经营户坦陈:“以前五一节,可以卖100只活鸡,现在一天只能卖20多只生鲜鸡。之所以坚持做,主要是考虑到市民有个接受过程,如果下半年生意还没有明显好转,只好转行。”
令人欣慰的是,对于活禽档口转营生鲜家禽可能会出现经营上的困难,有关部门也有考虑。记者了解到,市经贸信息委会在转型开始的头几个月,给予生鲜鸡经营户补贴或奖励;对活禽经营户转岗、转业的,也会给予一定的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