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滴虫病是由火鸡组织滴虫引起的一种原虫病。病的特征是盲肠发炎和肝脏坏死,故又称盲肠肝炎。有些病鸡的冠呈暗黑色,又有黑头病之称。寄生于盲肠内的组织滴虫,可侵人鸡异刺线虫体内,在其卵巢中增殖而进人卵内,随粪便排出。
组织滴虫因有卵壳的保护,可长期存活。蛆叫、炸锰、苍蝇、蟋蟀等昆虫吞食土壤中的异刺线虫卵或幼虫后,组织滴虫随之进人昆虫体内。鸡可以通过吞食被组织滴虫污染的饲料、饮水而感染;或更多是通过吞食含有组织滴虫的鸡异刺线虫卵而感染,或啄食了含有组织滴虫的蛆绷等昆虫而感染。鸡群拥挤,运动场不清洁,饲料营养不全,缺乏维生素A ,都是该病的诱发因素。3 一12 周龄的雏火鸡和雏鸡易感性最强,死亡率也最高,成年鸡多为带虫者。
【 症状】感染后7 一12 天出现临诊症状。病鸡表现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羽毛松乱,翅膀下垂,闭眼嗜睡,行步如踩高跷。下痢,粪便呈淡黄色或金黄色,严重时排泡沫硫磺色粪便,有的病鸡可排淡绿色带泡沫的稀便,有时可见血便。冠及肉髯呈蓝紫色,故有黑头病之称。病程l 一3 周,病愈鸡可带虫达数月。成年鸡很少出现症状。
【 剖检变化】 病变局限在盲肠和肝脏。一侧或两侧盲肠变得粗而硬,肠壁增厚如香肠样,内有一段干酪样栓塞,横断面呈同心圆状;盲肠勃膜发炎、出血,形成溃疡,偶尔出现肠壁穿孔而引起腹膜炎。肝肿大,表面形成圆形或不规则的溃疡病灶,中央稍凹陷,呈黄褐色或淡黄色,边缘为灰白色,稍隆起锯齿状;溃疡的多少或大小不一,有时溃疡灶融合成大片溃疡区,有的呈点状弥散于整个肝脏。
【 防治】 加强环境卫生,保持鸡舍清洁干燥,通风良好,地面用3 %苛性钠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