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屠宰监管职能划转以来,辽宁省大连市农委紧紧围绕“强化监管保安全”这条主线,加强市、县两级联动,在屠宰行业管理方面取得良好成效。
构建屠宰监管新体系
完成屠宰监管职能交接,大连市农委和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分别增设屠宰流通质量监管处和屠宰流通监管科,分别落实编制4名、10名。采取发文部署、会议要求、政府专题督导等方式,指导县区加快完成屠宰职能划转。截至2015年10月,11个涉农区市、县屠宰监管职能全部调整到位,农业部门负责全市屠宰监管的新体系已经全面建立。
形成屠宰监管新格局
一是筑牢责任墙。强化政府属地管理责任,提升屠宰企业主体责任履行能力,逐步建立起“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为第一责任人”的屠宰环节质量安全责任体系。
二是开展专项整治。按照农业部和辽宁省畜牧局统一部署,从2015年起连续3年组织开展生猪屠宰“扫雷行动”、打击非法屠宰加工病死动物、注水注胶和添加瘦肉精专项整治行动。据统计,截至2017年3月,全市累计查处屠宰环节违法案件74件,其中移送公安机关4件,罚款30万元,捣毁私屠滥宰窝点21个。
三是建立部门联打联动机制。及时调整市、县两级畜禽屠宰流通管理领导小组,加强与公安、食药监、环保等部门联合执法,完善案件移送机制,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效衔接,及时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查处,并配合做好调查取证等工作。
四是督导做好安全生产。按照“谁审批,谁负责”、“管行业,管安全”的要求,每年聘请市安全生产专家库的专家开展企业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培训考核和应急演练,杜绝重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发生。
提升屠宰行业新水平
大连市农委将推动屠宰行业转型升级,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作为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内容之一,加强规划引导。
一是针对历史形成的屠宰布局不合理、私屠滥宰矛盾突出问题,采取分类指导、“疏堵”相结合的办法,指导瓦房店市依托本地大型生猪屠宰企业开展冷链配送试点;指导庄河市结合本地实际,设置区域性乡镇生猪屠宰点覆盖全市;指导金普新区引进大型屠宰加工企业逐步取代原来“老、旧、小、散”的屠宰点;引导有意愿的企业在主城区的城郊选址建设羊屠宰厂,解决羊汤馆和烧烤店私宰羊的问题。同时加大执法力度,严打私屠滥宰违法行为。数据显示,2016年全市屠宰生猪、牛羊和家禽数量,分别同比增长3.29%、32.98%、17.43%,羊屠宰量接近翻倍,猪、牛和鸡的屠宰量稳定增长,显示出大连市打击私屠滥宰工作成效明显。
二是积极引导屠宰企业加大投入,实施标准化升级改造,延伸产业链,推进养殖、屠宰、加工、配送、销售一体化经营,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产业附加值,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目前,按照辽宁省畜牧局小型猪牛羊屠宰点屠宰方面和屠宰操作整治的要求,全市20家小型猪牛羊屠宰点,除2家长期停产外,其余18家标准化改造的完成率达90%以上,预计2017年5月30日将全部达标。
在市、县两级农业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大连市屠宰监管新体系基本建立,屠宰行业发展水平得到提升,屠宰经营秩序进一步规范,私屠滥宰等屠宰环节违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中向好,保障了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