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灼的夏日,让人内心感到烦躁不安。此时,吉林省德惠市松花江镇的养鸡户们的心情一点也不比这糟糕的天气好多少。他们都是正大集团吉林德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大)的签约养殖户,德大回收的肉鸡屠宰后,因为鸡肉颜色不佳,要求养殖户“埋单”。而养殖户怀疑之所以肉色不佳,可能和德大公司用陈粮加工出的饲料有关。现在养殖户们和德大公司之间双方各执一词,矛盾不断升级。
肉品颜色不佳遭德大退约养殖户辛苦半年赔20万
吉林德大有限公司位于松辽平原腹地——吉林省德惠市,始建于1989年,现已形成集种禽繁育、肉鸡饲养、饲料加工、鸡肉加工、粮米加工等多元化生产于一体,固定资产达20亿元。就是这样一家知名企业现在却身陷纠纷漩涡之中。
近几年,德大集团发展养殖用户。由公司提供鸡雏,饲料,药品以及技术人员,养殖户提供场地帮助饲养,然后由德大公司按照一定价格进行回收。2017年4月份,德惠市松花江镇茂林村的高焕旭和德大签订了六批连养的肉鸡饲养收购合同。“我们的小鸡照以往长得都慢,也就3斤。”饲养期到了30多天,高焕旭开始担忧了起来。按照合同小鸡到了45天的饲养期,毛重要达到一定标准后,厂家才会回收。怕鸡长得慢,和厂家技术员沟通后,他调整了饲料的喂养量。“你们家小鸡的肉色差,你交三万二买回去吧!”在高焕旭把肉鸡交付德大宰杀后得到了这样的答复。高焕旭向记者介绍,从鸡雏,饲料,药品到技术人员等都是由厂家提供的,而且宰杀前检验的各项指标都符合标准。现在出现这样的问题,责任并不在他。高焕旭说:“这就像卸磨杀驴,刀把攥在德大手里,自己现在也无可奈何。”由于存在纠纷,德大公司与高焕旭单方终止了连养合同,这导致高焕旭辛辛苦苦干了大半年却陪了20多万元。
饲养肉鸡不能及时出栏德大公司“陈粮”饲料质量遭质疑
“干喂饲料不顶事,现在小鸡长得太慢了!”一名德大的养殖户抱怨着。采访中,记者发现这样的说法不在少数。“我们怀疑和德大给我们用的饲料有关,都发霉了。”在一养殖户家中,记者看到刚刚被开封的一袋鸡饲料内,原来的颗粒已经成坨,颜色发黑,粘在了一起。养殖户们表示,由于到了出栏日期,小鸡长不够份量,损失就都得由他们承担,这就意味着给德大公司养鸡,天天都在赔钱。
“他们的饲料都是用陈化粮整的。”一名养殖户说。之后,记者先后几次和养殖户来到了,位于德惠市西五道街的德大第二饲料厂。“哥们,哪能买到新粮啊?”“你就多少钱也买不着,都是2013年的”在生产车间的门前,一名工作人员介绍,这些粮食都是从外地运输来的,都是2013年的粮食。此时,从一辆正在卸粮的车上,传来了阵阵刺鼻的气味。这些粮食随即被运入加工车间,到底处理是否得当,我们不得而知。
“养殖户对“陈化粮”转为“饲料粮”要慎重对待”一名农业专家告诉记者,如果陈化粮处理不当,对畜禽健康、生长性能造成很大影响。例如养鸡会导致鸡雏生长过慢等问题。特别是其中的黄曲霉毒素经畜禽采食后还可转移到畜禽内脏和肌肉中,人们长时间食用含低浓度黄曲霉毒素的食物,是诱发肝癌、胃癌、肠癌的重要因素。
德大公司回应:饲料是2013年粮食加工而成
7月20号,记者一行来到正大集团吉林德大有限公司。“我们领导都不在。”在联系了一圈之后,门卫的工作人员给了记者这样的答复。“你们采访,我没权利接待,你联系别人吧。”在电话中德大公司放养部初经理这样答复了记者。记者又拨打了德大公司刘总经理的电话,可都是无人接听。截止发稿,德大公司一名姜姓经理联系了记者,他表示确实是在使用2013年的粮食加工饲料,在出厂时,成品饲料都会经德大公司检测。如果用户对饲料质量有质疑,可以通过第三方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