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面有两棵树,铲除那堵墙时,注意不能把树压倒了!”“放心,我的铲车会将上面的尖角先钩倒,整堵墙就不会压在树身上。”三伏天季节,酷热难当。然而,在江西省瑞昌市赛湖农场三分场刚刚划定的一处畜禽禁养区内,一台铲车正在铲除一处大型猪栏,在旁边指挥的工作人员与铲车师傅正在大声交流着。这是该市对禁养区内实行畜禽养殖“清零”的一个剪影。
今年以来,为全面落实中央、省环保督查组反馈的关于畜禽养殖污染问题整改工作要求,瑞昌市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瑞昌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专门组织召开全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会议,明确了各部门、乡镇的工作职责,并向乡镇下发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责任书。
随后,该市各个乡(镇、场、街道)组织人员重点对 “三区”内养殖情况、粪污设施、排污情况、综合利用方式、入河湖排污口及环评备案情况进行逐一核实,并对辖区内养殖场基本信息进行了摸底、审核、公示、确认。
“我们赛湖农场共有17个养殖场,共计生猪有1804头,鸡鸭鹅12000余羽,还有牛、羊等多方面的养殖。按照全市的统一部署,到目前为止,我们农场所有禁养区养殖场全部停养关闭。”赛湖农场分管畜牧水产的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在该农场三分场,养猪养了20多年的陈洪卫,他家的养猪场因为在规划的禁养区范围内,虽然养猪场建有化粪池,用于收集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全部粪污。但在这次整治行动中属于禁养区,必须拆除。没有养猪场的陈洪卫,意味着就没有了收入,但他认为不能只顾了赚钱而破坏了环境,接下来他会出去打工赚钱。
在横立山乡,该乡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并迅速派出工作组走访摸底,清点畜禽数量、核实栏舍面积,并同禁养区7户养殖户全部签订关停退养协议,并对禁养区养殖户栏舍进行全面拆除,顺利通过市水产局验收。乡党委、政府将继续做好后续跟踪监管,及时督促清理建筑垃圾材料,严防前拆后建,并及时拨付拆迁补偿。
“辛辛苦苦养两年鸡,刚赚点钱,就被通知要求养鸡场搬迁。”在该市青山林场创立了一家养殖合作社的张先生,生意刚起步就遇到要求青山范围内所有养殖户搬迁。刚开始,张先生对政府的通告表示不能理解,经过该农场领导的反复工作,终于认识到自己的养鸡场对周边环境带来的危害性,当场签订了同意搬迁的协议。
在南片的南义、横港、范镇,中片的洪一、肇陈、乐园、花园、大德山、洪下、高丰,北片的码头、夏畈、黄金、武蛟、白杨、南阳以及市区中心的湓城、桂林等乡(镇、场、街道),他们在全市畜禽养殖污染问题整治工作动员会召开后,迅速行动,精心组织,通力合作,紧咬目标,畜禽养殖污染问题整治“关、停、整、疏”攻坚战全面打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