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省疾控将首例人感染H7N4禽流感的研究成果发表在知名学术期刊《科学通报》(《Science Bulletin》)上。
今年1月3日,江苏常州三院收治了一位不明原因的肺炎女性患者。该病患病情十分严重,后经江苏省疾控中心检测,这名女性感染了H7N4禽流感,这也是全球首次证实H7N4禽流感病毒可导致人类感染。在入院治疗21天后,该患者病愈出院。
据了解,患者 2017 年 12 月 25 日发病,出现发热、畏寒(怕冷)、乏力、全身不适、咳嗽等症状;12 月 30 日突发晕厥,大小便失禁,在当地医院就诊,经过 2 天的治疗病情进一步加重,转至常州三院。结合患者病史特点,及有养殖、宰杀活禽史,考虑有 " 禽流感 " 可能,立即收住隔离病房,医院迅速启动公共卫生应急救治预案。消毒隔离组严格按照传染病防治要求,加强消毒隔离措施,防止病毒传播;流行病调查组立即汇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采集标本送市疾控中心检测病原;医疗救治专家组全面负责患者的救治工作。
全球首例人感染H7N4禽流感病例 在江苏被发现据了解,这名68岁的女性来自溧阳农村,家里散养着不少家禽。进一步的病毒基因进化分析提示,该病毒的H7基因来源自欧亚系野鸟,区别于国内尤其在长三角地区流行的H7。
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朱凤才教授团队、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高福院士团队、国家流感中心王大燕和刘军研究员团队合作,从一例严重肺炎病例的呼吸道标本中,发现并确认了一种基因为野禽源的新型重组H7N4流感病毒,这是全球首次证实H7N4家禽流感病毒可导致严重的人类感染。
随后,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转载了该文章。
新型H7N4病毒可导致严重的人类感染
最近,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朱凤才教授团队、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高福院士团队、国家流感中心王大燕和刘军研究员团队合作,从一例严重肺炎病例的呼吸道标本中,发现并确认了一种基因为野禽源的新型重组H7N4流感病毒。
这是全球首次证实H7N4家禽流感病毒可导致严重的人类感染。
流行病学调查和分子溯源分析认为,该病毒很可能来源于野禽,通过感染患者野外散养的家禽,进而跨种传播到人。
序列分析发现,该病毒倾向结合α-2,3受体,对禽低致病性,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敏感。进一步的病毒基因进化分析提示,该病毒的H7基因来源自欧亚系野鸟,而非来自H7N9病毒。
严格检测野鸟、家禽和人类病例
因病例的及时发现和快速处置,病人已康复出院,H7N4病毒未在当地禽间进一步扩散,也未导致更多的人类感染病例。
然而,该事件再次提醒我们,流感病毒的进化从未停止,流感大流行的威胁始终存在,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醒。
该研究作为封面文章发表在Science Bulletin 2018年第16期。
香港大学袁国勇院士评论,认为“这起事件的公共卫生意义值得深入研究。应对野鸟、家禽和人类病例进行更密切的监测,以判断这种新型重组H7N4家禽流感病毒会否取代H7N9病毒引起新的流行。”背景知识:
近年来,家禽流感感染人的事件不断发生,新型家禽流感不断出现,严重威胁着公共卫生安全。
最早有证据的家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的事件可追溯到1959年。然而,直至1997年H5N1病毒在香港导致了18例病例,其中6人死亡,才真正敲响了警钟。此后,越来越多的家禽流感病毒亚型被发现可以感染人类,包括H5N6,H6N1,H7N2,H7N3,H7N7,H9N2,H10N8等。其中H7亚型家禽流感尤为受到关注。
为应对包括家禽流感在内的新发传染病的威胁,我国建立了不明原因肺炎监测体系,江苏省将范围进一步扩大至住院肺炎监测,以早期发现和识别具有公共卫生意义的异常感染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