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12月14日讯,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文本达成一致,美将分阶段取消对华产品加征关税。对于中美协议签署后,中国自美进口农产品将大幅增加是否会对国内产业带来冲击,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韩俊13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自美进口农产品大幅增加不会冲击国内农业产业,协议实施将有利于扩大中国农产品对美出口,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农产品大幅度增加有利于填补国内农产品供求缺口。
协议实施有利于扩大中国农产品对美出口
韩俊指出,中美双方达成的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将是一个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协议,其中《食品和农产品贸易》章节集中体现了双方在农业领域的关注。协议的实施将有利于扩大中国农产品对美出口。在谈判过程中,中方始终坚持自身合理诉求,经过反复磋商,美方近期先后公布了允许中国自产熟制禽肉、鲶鱼产品输美的最终规则,中国成为继加拿大、墨西哥、智利等国之后有资格向美国出口自产原料熟制禽肉的国家,也是目前全世界有资格向美国出口鲶鱼的三个国家之一。
此外,美方还同意公布中国的香梨、柑橘、鲜枣输美监管通报程序,允许这些产品向美出口,并在协议中就尽快解除中国输美水产品自动扣留等作出积极承诺。
“这其中有些问题已经谈了十多年了,这次终于有了实质性突破,这些成果将会对我们相关产品的输美产生积极影响,有助于我国农业行业扩大对美出口,为我国农民和产业界争取到实实在在的利益。”韩俊说。
大幅增加自美农产品进口有利于填补国内农产品供求缺口
韩俊称,协议实施后,我国大幅增加自美国农产品进口有利于填补国内农产品供求缺口。现在我国一年进口大豆约9000万吨,85%左右靠进口。今后从美国扩大进口的农产品是当前稳定国内市场急需的产品,如猪肉、禽肉等,不会对国内农业产生冲击。
协议实施后,我国会从美国进口一部分小麦、玉米、大米。韩俊指出,我们每年都从美国进口小麦和玉米,数量严格控制在关税配额范围内,很有限,主要调节国内余缺。
“我们会坚守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把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里,而且要装自己的粮食,要守住国家粮食安全的底线。中美协议《食品和农产品贸易》章节充分贯彻了两国元首在阿根廷和大阪会晤达成的重要共识,体现了平等互利、合作共赢原则。协议的实施,将进一步深化中美农业合作,强化农业在双边关系中的重要支柱作用。”韩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