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开田:50亿只国鸡转型升级迫在眉睫,企业应积极打好组合拳

   2020-11-02
核心提示:鸡网资讯 国鸡产业作为我国养殖行业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经过上千年的发展,在政策、企业推动、饮食文化消费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下,具有品种资源丰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风味符合国人需求等优势,然而,相比白羽肉鸡产业,产业养殖规模化程度低、装备落后、效率低下、劳动强度大、环保压力大、养殖吸引力持续下降,而且,在近
鸡网资讯   国鸡产业作为我国养殖行业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经过上千年的发展,在政策、企业推动、饮食文化消费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下,具有品种资源丰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风味符合国人需求等优势,然而,相比白羽肉鸡产业,产业养殖规模化程度低、装备落后、效率低下、劳动强度大、环保压力大、养殖吸引力持续下降,而且,在近年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下,产业发展更是举步维艰。
 
10月29日,在2020国鸡产业高峰论坛上,温氏股份副总裁兼养禽事业部总裁秦开田作了《2020国鸡产业格局现状及趋势展望》主题报告,对国鸡产业发展问题展开探讨。
 
国鸡产业供需失衡,行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1_副本
 
温氏股份副总裁兼养禽事业部总裁秦开田
 
在国家出台“规模养殖、集中屠宰、冷链配送、冰鲜上市”十六字发展方针以及非瘟、新冠双疫情的背景下,当前国鸡产业供需失衡严重。秦开田强调,当前行业产能处于历史高位,2019年国鸡+肉杂鸡供应量达到61亿只,较2018年增长8.5亿只、增幅16.2%。预计2020年产能仍呈惯性增长态势,国鸡产能达到50亿只,较2018年增长26%。
秦开田提醒:“目前,新冠疫情风险依旧存在,而且生猪产能逐步恢复,这些市场消费恢复不确定因素很多,未来两三年国鸡产业行情仍不可期。”
2_副本
 
 
同时,在国家16字方针指导下,各地政府陆续出台家禽经营管理办法,活禽销售渠道加速萎缩,活禽面临无地方可卖的困境,行业转型升级的紧迫感进一步加剧。
 
 
企业打好“自我发展、生态圈合作”组合拳,实现可持续发展
由于消费升级,人们价格敏感度下降,更注重健康、安全、便捷、美味,对品质要求提高,秦开田认为,这是国鸡产业发展的机遇,不过其增量空间还是有限,虽然不会被大白鸡取代,但会受到肉杂鸡的蚕食,考虑到“双疫情”的影响还可能出现阶段性萎缩。
 
面对这些挑战,只有把握大趋势,才能明确方向,掌控未来。据此,秦开田总裁为各企业提出了一些指导性意见:
第一,要做好自我发展:加快规模化、集约化、数字化养殖进程,进行技术、管理、装备同步升级;将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提升产业链效率,增强企业竞争力,避免被淘汰。把握发展节奏,避免产能过剩危机,做到稳健发展。同时,构建三产融合新模式,满足新常态下消费者对“光鸡”、“熟鸡”以及品牌的需求,将饮食文化的培育和引导贯穿于各项工作,通过销售端转型倒逼生产端转型,建设重质量的、产品多元化的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第二,进行生态圈合作:整合兼并的条件逐步显现,企业之间可以通过兼并合作的方式来整合资源,扩大规模,建设生态圈,提升发展效率。
 
第三,为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国家对食品安全把控越来越严格的情况下,企业必须承担起社会责任,从人类健康、动物健康、环境健康三个维度着手,提供安全、质优、营养的无公害产品,创造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局面,推动现代畜牧业健康、绿色、可持续发展。
 
秦开田总裁在会上不断强调:“各企业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坚定的信念和创新的思维来分析和应对存在的困难与挑战,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在挑战和困难中寻找发展的新机遇,在大趋势中寻找发展的新机遇,破解发展中的难题,再造发展新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  释疑问答  |  收费会员好处  |  收费会员  |  服务对比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RSS订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