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的是禽类较易感,现对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的分析及防治做介绍。
1、病原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REV)是由一组禽白血病病毒不同的反转录病毒,有囊膜,为禽C型肿瘤病毒亚属,有1个血清型,3个亚型,称T株病毒。本病包括免疫抑制、致死性网状细胞瘤、生长抑制综合征(矮小综合征)和淋巴组织以及其他组织的慢性肿瘤。
2、流行特点
鸡、火鸡、鸭、鹅、鹌鹑和鸟类均易感。以火鸡和鸭危害严重。病禽和带毒禽是传染源。经消化道、呼吸道和眼结膜等途径传播,也经种蛋垂直传播。鸡见于3~7周龄发病。肉仔鸡发病高于蛋用鸡。发生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鸡易感染本病。其他应激因素(寒冷、过热、断喙)可促进本病发生。
3、主要症状
潜伏期24~48小时。急性多突然死亡,死前精神萎顿,嗜睡。慢性的生长停滞,体质衰弱,羽毛稀少,全身性贫血和黄疸,腹泻。发病鸡死亡率7~10%,混合感染时可达30%。
4、剖检特征
鸡的法氏囊严重萎缩;胸腺萎缩、充血、出血和水肿;哭官组织中网状细胞的前弥漫性和结节性增生。腺胃、胰腺和性腺可受到侵害。
鸭剖检见三种类型,内脏增生型见肝肿大,表面有斑驳状发白的网状内皮细胞增殖区;脾肿大,表面有增生性病变区,有时有坏死性病变;肠壁增厚,有细胞增殖浸润区和坏死性病变。坏死病变型见脾坏死,区域性出血;肠道上皮组织坏死、脱落、溃疡灶。神经增生型病变见神经纤维发生细胞浸润,有的神经水肿,神经纤维分离等。
5、实验室诊断
病毒分离的病料最好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加肝素的抗凝血低速离心,收集上层黄色血浆和少许中层白细胞,高速离心,弃上清,沉淀用组织培养液悬浮制备。以上制备物分别接种在置有盖玻片的鸡胚成纤维细胞单层(CEF)上,盲传两代,每代7天。REV不产生明显细胞病变。可用荧光抗体试验对病毒鉴定。
我国规定用琼脂扩散试验(AGP)、荧光抗体试验(FA)。
6、防治要点
加强饲养管理,做好消毒工作,消除应激因素,现病禽及时淘汰,做好种蛋和孵化过程的消毒。
对禽病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提高执法力度,强化兽医法制管理,制定疫病的净化和扑灭规划及实施方案。我国正在实行“无规定动物疫病区项目建设”是重要的有益的防疫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