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网资讯 随着上市企业12月份销售情况发布,2020年出栏量也随之而出。温氏股份、立华股份2020年出栏量为10.51亿只、3.23亿只,相比2019年均增加13%左右。圣农发展、仙坛股份换算后分别达到5.8亿只、1.54亿只,相比2019年分别增加30%、20%左右。
可以看出,通过2019年禽肉替代的刺激下,2020年上市企业的销售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温氏股份也成为我国第一个年出栏量超过10亿只的企业。然而由于产量的巨大,消费市场仍未恢复,以及活禽市场的关闭,造成供过于求的局面,活禽价格不理想。但生鲜市场在快速增加,深加工产品价格依旧比较稳定,先完成分割销售的白羽肉鸡企业大力开发食品端。
而种鸡企业方面,同样产能扩张比较多,益生股份、民和股份分别达到4.86亿羽、3.24亿羽左右,比去年总体增加了18%。按此保守计算,白羽肉鸡产业2020年出栏量或突破51亿只。若按照圣农与仙坛增加的幅度算,白羽肉鸡出栏量还会更高。
10.5亿只+3.2亿只,同比2019年增加13%
12月份,国鸡上市企业中,温氏股份的肉鸡上市量9386万只、立华股份3253万只、湘佳股份活禽销售278万只,相比11月均有所增加。从2020年情况来看,温氏股份、立华股份出栏量为10.51亿只、3.23亿只,相比2019年均增加13%左右。
从每月的出栏量上看,上半年由于疫情影响,销售比较困难,温氏股份和立华股份销售量最低的时候都在2月份,减少了出栏止损。随着4月份后形势好转,出栏量也在逐渐提升,温氏股份月出栏量最高峰在8月份,立华股份在10月份,湘佳股份则在11月份,下半年是国鸡企业产量比较高的阶段。
肉鸡价格也受疫情影响较大,全年最低的价格在2月份。事实上,2月份的虽然有价格,但却没有市场,销售困难。4月和9月成为国鸡价格的两个高峰,但仍未突破成本的考验。相对而言,下半年销售要容易些。从全年来看,国鸡价格仍未突破14元/公斤的均价,绝大部分企业处于深度亏损,减少成本、转型升级成为国鸡企业突破的重点。
5.8亿只+1.54亿只,同比2019年增加20%以上
12月份,白羽肉鸡企业-圣农发展和仙坛股份鸡肉产品分别为8.86万吨、2.61万吨,环比11月份均有所减少,但是圣农发展的食品加工产品再创新高,达到2.22万吨。从全年来看,圣农发展鸡肉产品总量将达到114万吨,仙坛股份达到23万吨,相比2019年分别增加30%、20%左右。
按照2019年年报的鸡肉与出栏量的换算比例,圣农发展、仙坛股份换算后分别达到5.8亿只、1.54亿只。白羽肉鸡企业产量增加的幅度要高于国鸡企业,且由于销售方面的便利,2020年的活禽禁售等对白羽肉鸡企业影响较小,因此从全年来看,白羽肉鸡产业利润依旧可观。在屠宰分割后的鸡肉产品上,销售均价仍在10元/公斤以上,高于成本线。尤其是熟食深加工产品,销售均价在能达到20元/公斤以上,附加值较大。
在玉米、豆 粕等原材料价格上升的背景下,2020 年白羽肉鸡企业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管理提升、技术升级,降低管理和人工成本,全产业链优势凸显。另一方面,通过提高产品附加值、优化客户结构、提升熟食转化率等途径,进一步增强了产品溢价能力。
益生民和2020年或出苗8.2亿羽,同比增加18%
种鸡企业方面,12月份益生股份、民和股份销售鸡苗分别为3852万羽、2375万羽,环比11月份减少约500万羽。但从全年情况来看,产量依旧扩张比较多。2020年益生股份、民和股份鸡苗销售分别达到4.86亿羽、3.24亿羽左右,比去年总体增加了18%。
按鸡苗增加量的保守计算,白羽肉鸡产业2020年出栏量或突破51亿只。若按照圣农与仙坛增加的幅度算,白羽肉鸡出栏量还会更高,2021年肉鸡市场竞争程度不会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