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网资讯 据了解,金陵农牧20多年来始终坚持在“国鸡育种”上不断深耕,公司如此重视“育种”的原因是什么?
黄超:对于家禽业来说,种是源头,是产业生根发芽的基础。消费者对于鸡肉的消费偏好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如何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国鸡种质资源,培育出迎合市场需要的品种,是国鸡产业进一步壮大的关键。也正因为消费市场是不断变化的,所以国鸡的育种工作需要持续不断并进行创新性的调整。
从创立伊始,金陵就始终坚守一个信念——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对于种鸡企业而言,这更是企业的命门所在,因此,公司这些年来不断通过打造高素质团队,与国内知名科研院所合作,建立博士后工作站等,强化育种科研能力,以提高自身的行业竞争力。
公司从创立至今,在育种工作上付出了多少的努力?又取得了怎样的成就?
黄超:公司每年在育种上的投入力度是不断在提高的,研究经费从2014年的800万到现如今1500-1800万元,短短6年时间就翻了一倍。这些年,公司更是和北京农科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广西大学、广西兽医研究所等科研院校及国鸡研究专家展开了深度的合作。
自2020年新建并投产了一个50万套种鸡存栏设计的种鸡场以及一个育种场后,金陵农牧种鸡存栏量也从120万套增长为160万套,极大的提升了公司的竞争力,在2021年公司规划出苗也达到1.4亿羽。
如今公司的地方鸡遗传资源活体基因库里保存了21个地方品种鸡的基因,虽然当中可利用的基因有限,种源商用价值也比较低,但是能起到种源保护的作用。此外,随着消费市场的变化,这些基因或许在未来能挖掘出更大的培育价值。
这么多年来,金陵集团肉鸡育种团队利用保存的种质资源自主培育出金陵黄鸡、金陵麻鸡、金陵花鸡、金陵黑凤鸡共4个新配套系品种,都通过了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的审定,获得国家畜禽新品种证书,俨然成为了全国取得国家肉鸡新品种配套系数量前列的企业。
您认为目前国鸡产业面对着哪些挑战?作为一家老牌种鸡企业,公司认为可以怎么去应对?
黄超:对于国鸡产业来说,如今面临最主要的挑战,就是白鸡、817对国鸡市场的冲击。随着“禁活”的趋势越发明显,生鲜屠宰也成国鸡产业将要面临的一大挑战。由于国鸡在屠宰后的胴体外观相比较于白鸡、817来说并没有明显的优势,因此接下来如何培育出具有屠宰优势的国鸡品种将成为国鸡产业应对冲击的一大关键。
早在5年前,金陵农牧就注重培育屠体性状和屠宰性能兼顾的国鸡品种,以培育块大型国鸡为主,针对鸡胸肉、皮下脂肪、毛孔粗细等多个方面的相应指标进行育种,其中重点打造的金陵花鸡更是完美契合生鲜上市的需求。目前金陵花鸡的销量就占据了公司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