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网资讯 六月份以来,随着新增产能小幅提升,市场需求逐步削弱,全国鸡蛋价格呈现震荡下行走势。据我的农产品网统计,5月份全国主产区均价为4.24元/斤,截止至6月11日,6月份主产区均价4.19元/斤,跌幅为1.18%。虽然目前蛋价相比往年一直较高,但是高位的饲料成本,养殖户的盈利并未超出市场预期,端午节前蛋鸡养殖企业养殖成本大约在3.95元/斤,养殖单位处于微盈利的状态,那么随着市场需求的削弱,鸡蛋行情又会呈现什么局面呢?
供应方面:

从鸡苗销量数据来看:1-5月份的鸡苗销量呈现先减后小幅增加的趋势。据我的农产品网统计,6月份新开产蛋鸡环比增长了10.70%,7月份新开产蛋鸡环比增长了10.43%,8月份新开产蛋鸡环比增长了19.96%,总体来看6、7、8月份鸡蛋新增产能呈现恢复性增长的态势。

从淘汰鸡出栏量数据来看:1-5月份淘汰鸡出栏量呈现减-增-减的趋势,按450天日龄淘汰老鸡来看,6月份基本是淘汰2020年2、3月份的鸡苗补栏,虽然6月份因天气炎热,产蛋率降低,随着蛋价震荡走低,对于产蛋率低下的老鸡淘汰量会增大,但因2月份补栏量较少,可淘老鸡数量有限,整体淘鸡量并不会增加很多。因此,理论上6月份供应面将有所增加。
需求方面:
气候因素:高温高湿气候加重,鸡蛋更加不易存储和运输,而运输不当一定程度会降低鸡蛋品质,对价格形成压制,且天气因素也压制了电商平台的销售量,食品企业也处于季节性淡季,整体需求量不高。
突发因素:销区广东市场上半月因受公共卫生事件影响,备货高峰已过,后期基本受疫情影响不会太大,因疫情因素导致需求量增加的情况会逐渐恢复平稳。
替代品方面:猪肉价格回落,鸡蛋替代作用减弱,一定程度影响了鸡蛋消耗量。
结合供需两方面因素来看:端午节后,需求逐渐削弱,整体不及供应,后期随着市场需求逐步降低,蛋鸡养殖企业从4月份开始呈现的盈利状态或将改变,养殖单位或重现亏损状态,但亏损程度有限,时间或持续半月左右,预计7月中旬后随着天气影响减轻,需求渐好,价格开始慢慢震荡上涨,8-9月份蛋价达到高点,或可达到5.5元/斤左右。
文章来源:我的农产品网,版权归原作者,向原作者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报道:
9月后期仍有小幅走高的预期
1.补栏较好,淘鸡缓慢,后期存栏将呈增加趋势
从蛋鸡存栏来看,今年4月份蛋鸡存栏下降至了近几年的低点,这也是3月底支撑鸡蛋主力09合约涨上5100的主要原因。而之后在补栏数据较好,预期存栏恢复和淘汰鸡延淘的预期下鸡蛋期价高位回落,07合约最低跌至4100附近,但09合约之后的两次下探均未跌破4600,说明期价在下方支撑仍然是比较强的,因从往年鸡蛋价格季节性特点来看,9月份是鸡蛋价格的年中高点,而且虽然补栏数据较好,但供给是需要时间去修复的。
5月份全国蛋鸡存栏开始回升,5月份全国在产蛋鸡存栏量为11.89亿只,环比涨幅为0.49%,同比跌幅12.37%,依然处于偏低位置。
根据蛋鸡存栏计算公式:2021年6月份蛋鸡存栏≈2021年5月份蛋鸡存栏量+2021年1月至2021年2月份补栏量-16/17个月前蛋鸡补栏数量。
因此6月份新开产蛋鸡主要是今年1-2月份补栏的鸡苗,1月份补栏量为3917万羽,环比增加了14.83%,2月份补栏量为3695万羽,环比减少了5.67%。淘汰鸡来看,淘汰鸡价格5月底以来高位回落,一方面是因为生猪价格持续暴跌,肉鸡价格不佳;另一方面是随着天气逐渐转热,养殖户淘鸡意愿增强,令淘鸡价格下跌。在这种情况下,6月份淘鸡出栏量有望继续增加。因此我们判断6月份的蛋鸡存栏量较5月变化不大甚至有可能小幅下滑,这将对现货形成较强支撑。
而补栏情况来看,5月份样本企业蛋鸡苗月度出苗量4610万羽,环比4月上升153万羽,增幅3.4%。补栏量的大幅回升,将意味着5个月后新开产蛋鸡的数量将增加,也即9月份的供给端压力将增大。
2.酷暑来临,需求平淡
需求来看,目前处于鸡蛋的消费淡季,虽有端午和618电商节的提振,但整体影响料有限,短期缺乏需求端的刺激,整体市场供销两不旺。另外,随着天气转热,高温高湿的环境对鸡蛋的储存和运输均不利,下游环节为确保鸡蛋质量普遍随销随采,市场流通放缓。端午后鸡蛋现货价格再次面临回落的可能性较大。
3. 总结
综合来看,因天气较热和淘鸡量的增加,6月份淘鸡出栏量有望继续增加。由于今年1-2月份的补栏变量不大,我们判断6月份的蛋鸡存栏量较5月变化不大甚至有可能小幅下滑,这将对现货形成较强支撑。而由于近两个月补栏量的大幅回升意味着5个月后新开产蛋鸡的数量将增加,也即9月份的蛋鸡存栏将有一定压力,但从往年来看,由于消费旺季9月是高蛋价时期,因此鸡蛋下方亦有一定支撑。从往年6月和9月的现货价差来看,近五年月均值最低为0.8元/斤,最高为1.5元/斤,均值为1.14元/斤,而6月10日的期货盘面价差为867元/500千克,处于偏低位置,因此我们认为9月后期仍有小幅走高的预期,但突破前高的可能性较小,注意把握节奏。
摘编自:长安期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