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粤、桂、赣、闽的肉用雏鸭料占据了我省不少的份额,普遍都是粗蛋白质18%的,或者标鉴上标明是 19%,实测值是18.3%-18.5%。少一个百分点的粗蛋白质,就要减少30-40元/t的饲料成本,这就是个不小的优势了。而且雏鸭长得比用粗蛋白质 19%的饲料喂出来的还要好,养鸭户趋之若鹜。不是吗?胡艳在《蛋白质水平对0-21日龄肉用麻鸭生产性能的影响》(湖南饲料2005年2期)一文中证实,采食18%蛋白质水平组增重不但不比20%粗蛋白组低,反而有所提高,表明18%蛋白质水平已能满足0-21日龄肉用麻鸭的营养需要。
选用生长鸭配合饲料系列饲喂肉用种鸭的育雏期,可以大大减轻育成期限制饲养的压力,更可降低饲养成本,降低鸭粪便中过多的氮素对环境的污染。开产期脱肛母鸭大大减少,产蛋期不表现早衰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