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存栏增加,需求仍未放量!蛋价是攀升还是“稳”定后市?

   2021-07-26
核心提示:蛋价上涨,啥原因? 据鸡蛋价格监测系统显示,7月25日,全国各省市鸡蛋市场,仍然表现偏强走势,出现了7涨3跌,其中:吉林价格上涨,主流价4.1-4.4元/斤;福建省上涨,主流价4.9-5.1元/斤;山东地区上涨,1.5-4.9元/斤;安徽上涨,4.63-4.90元/斤;湖北上涨,4.35-4.95元/斤;河南上涨4.5-4.8元/斤;青海省上涨,4.9
蛋价上涨,啥原因?
 
       据鸡蛋价格监测系统显示,7月25日,全国各省市鸡蛋市场,仍然表现偏强走势,出现了7涨3跌,其中:吉林价格上涨,主流价4.1-4.4元/斤;福建省上涨,主流价4.9-5.1元/斤;山东地区上涨,1.5-4.9元/斤;安徽上涨,4.63-4.90元/斤;湖北上涨,4.35-4.95元/斤;河南上涨4.5-4.8元/斤;青海省上涨,4.9元/斤。
 
      目前,全国价格最高的省份是广东省,主流价格在4.60-5.50元/斤之间;最低价格省份黑龙江,主流价在3.7-4.2元/斤区间。
 
      早在5、6月份就已经做出预判,下半年鸡蛋价格会有一个上涨过程,现在看确实在向这个方向发展。
 
        那么关于导致下半年鸡蛋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目前市场上比较主流的观点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蛋鸡存栏量明显下降。统计数据显示,截止6月末,全国产蛋鸡存栏量11.84亿只,而2020年同期,产蛋鸡存栏量在13.5只左右,下降了1.66亿只,12.3%。同时,蛋鸡淘汰量大幅上升,6月份淘汰蛋鸡7199万只,环比增加13.6%。可以说蛋鸡存栏量下降,以及近期淘汰鸡数量增加是导致近期蛋价上升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是目前蛋鸡进入低产阶段。养鸡的人都知道,家禽生产过程对温度比较敏感,也叫热应激性,当温度超过26度以上时,生产受到影响,当温度超过30度时,采食量每增加1度减少采食4克左右,持续高温会因体内雌二醇降低而抑制产蛋等生殖活动,从而降低产蛋率。目前正处于炎热夏季,很多地方已经突破30度高温,产蛋率有所下降。
 
      三是饲料价格对蛋价的支撑。由于目前养鸡成本居高不下,饲料价格上涨,比年初相比每吨涨了400、500元;防疫费、人工费、水电费等也都只增不减,目前鸡蛋的成本已经上升到3块多一斤,养殖户挺价愿意也在增强,对蛋价有所支撑。
 
      四是降水天气影响。最近一段时间,部分省份降雨频繁,导致鸡蛋运输困难,出现库存增加、流通量下降的情况,比如说产蛋大省河南,由于近日暴雨洪水原因,鸡蛋根本难以外运。
     摘编自:三农广讯,版权归原作者,向原作者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近月存栏将继续增加,消费旺季蛋价涨幅或受限
 
      从蛋鸡存栏来看,卓创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6月底,全国在产蛋鸡存栏量为11.84亿只,较5月的11.88亿只环比小幅下降0.3%。当前的蛋鸡供给仍处于偏低水平,这是短期鸡蛋现货价格下方空间有限的主要原因。
 
      根据蛋鸡存栏计算公式:2021年7月份蛋鸡存栏≈2021年6月份蛋鸡存栏量+2021年2月至2021年3月份补栏量-16/17个月前蛋鸡补栏数量。我们判断,在淘汰量难以大幅增加和3月补栏回升的影响下,7月蛋鸡存栏量料小幅增加。
 
      同理,2021年9月份蛋鸡存栏≈2021年8月份蛋鸡存栏量+2021年4月至2021年5月份补栏量-16/17个月前蛋鸡补栏数量,我们推算8月、9月份蛋鸡存栏量将逐渐增加,在此影响下使得期货相对现货较弱。
 
      随着温度的升高,产蛋率明显下降,卓创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7月15日,产蛋率为88.5%,周环比下降0.8%,同比下降1.9%。
 
 
      库存来看,截止7月15日,生产环节库存为1.2天,流通环节库存为0.81天,月同比分别下降15%和20%。近期随着下游贸易商采购积极性的增加,生产环节和流通环节库存均显著下降。
 
       受去年以来新冠疫情的影响,下游消费整体较低迷,鸡蛋销量亦处于近几年的偏低位置,据卓创的数据显示,7月15日一周,销区鸡蛋周度销量为7309吨,环比增加1.6%,但同比下降了15%。
 
       现货来看,短期随着温度的升高产蛋率下降,加上8月左右食品厂中秋备货的启动,现货仍有走强预期。但今年和往年比,现货涨幅明显较小,因目前待淘老鸡较少,在此现实下淘汰量难以大幅增加,加上3月份补栏的回升,7月蛋鸡存栏量料小幅增加,同样的,根据蛋鸡补栏和淘鸡的时间规律,我们预计8月、9月份蛋鸡存栏量将继续增加,这限制了旺季现货的高度。
      摘编自:长安期货,作者:魏佩,版权归原作者,向原作者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蛋价眼前这一“稳” 对后市关键!
 
随着部分重点产区雨过天晴,水灾严重地区,鸡蛋流通仍然会影响一部分,但一部分道路畅通,雨果天晴后,装车和运输不再受到影响,在产能相对不是严重紧缺时,南北销区货紧俏的局面缓解,蛋价走稳。
 
前期快速上涨的蛋,一部分在中间环节流通,鸡蛋从蛋鸡养殖场,传递到最终端的零售市场(零售店 商超 贸易市场 集散批发市场等),或者到消费者冰箱 到餐饮 酒店后厨逐步消化过程。价格快速上涨后,各环节直接消费者,还得有一个观望消化的过程。这时候稳定各环节的情绪,是很关键的!
 
另外,当前鲜蛋的消费大头,仍然是零售板块为主:零售板块,电商和生鲜平台,促销力度减小,高温季节走货一般,鲜蛋零售的主流,回归到传统零售渠道,家庭消费者,或者小贩,对常规农产品价格,比较敏感。
 
特别是在新冠后,一部分群体捂紧口袋,收缩不必要消费。鸡蛋作为大宗农产品,大流通普通鲜蛋的消费总量,要继续上升,是需要14亿人口中大部分人共同贡献。
 
有的朋友会问,蛋价后面还会有大落吗?大落,眼前应该有点难,但有些地区回调,应该是有可能的!
 
部分蛋鸡重点产区的一场大雨带节奏,提前点燃蛋价上行,有些过度走高的地区,或许提前透支了消费和上涨力度,慢慢随着高价区鲜蛋消费量下降,高低价格差区域鲜蛋流动,价格逐渐拉齐。眼前看,旅游季节,带动鲜蛋消费力度有限。
 
眼前蛋价稳定僵持,是在考量蛋鸡总产能,和鲜蛋总需求重新匹配的过程。
 
来源:蛋鸡圈综合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  释疑问答  |  收费会员好处  |  收费会员  |  服务对比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RSS订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