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蛋价高位,饲料成本也高位,利润一部分被鸡吃掉,一部分育雏育成前期,到产蛋高峰前期成本大幅度提升,又勾下去了一部分利润,蛋鸡养殖场仍然无法盈利,充其量是刚往回抽本的阶段,现在所有产蛋鸡,基本未有盈利。
随着玉米豆粕等高位后,缓慢震荡下行(各养殖分支存栏量相对固定,对饲料原料有刚需支撑,则未来饲料原料价格,或许底部有支撑),饲料成本回落,现在开始育雏育成的鸡,产蛋后若继续维持当前蛋价震荡,则未来蛋鸡养殖场会开始盈利。
从2021年至目前为止看,不管中大型,还是小散养殖场,补栏积极性并不太高。与2019年全年补栏量比,形成鲜明对比。整个高产蛋鸡的产能,也基本维持供需紧平衡状态。
2021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实际食品,深加和餐饮板块,用鲜蛋的量,萎缩的比例应该是较大的,家庭板块的鲜蛋消费,高价抑制消费总量(家庭板块的鲜蛋消费总量支持,是需要充分考虑所有中低收入人群的消费能力。)要维持以往国内供需平衡量时的蛋价,所需的产蛋鸡数量应该下降幅度要更大一点。
当前的蛋价看,基本处于高位震荡,且不论高位还是相对低位震荡,各环节总库存量依旧不大,基本说明当前产蛋鸡的总数量,照比2020年同期,下降的幅度较大。
未来若饲料成本下降幅度有限,产蛋鸡总笼位过高的同时,或许轮换养殖在一段时间内是主流。产蛋鸡存栏量,南北维持80%左右,轮换养殖可能性最大。
基本满足国内供需平衡所需的产蛋鸡数量,蛋价维持相对高位,饲料成本维持相对高位,盈利空间受到挤压。
当然,补栏和淘汰,是在动态变化的,持续的时间不同,其他因素也在动态变化,最终鲜蛋行情走势,或多或少,也可能会受到影响。
在政府部门和企业纷纷采取行动的背景下,本轮猪周期下跌趋势究竟何时才能迎来拐点?在不少分析人士看来,行业或将在明年迎来改善。
看懂研究院研究员王赤坤认为,2021年处于本轮猪周期的生猪供应增加阶段,生猪增加,猪肉供应量增加,供过于求,反映到市场上猪肉价格下跌;近期猪价再次下跌,是当前猪周期下降行情的具体表现。他告诉《证券日报》记者:“按照正常规律,2022年春节前后,新的猪周期将启动,届时猪肉供应量可能会减少,猪肉价格将会再次上涨。”
长江证券则表示,2021年第四季度生猪行业供给或仍将处于高位,但随着年底进入腌腊肉消费旺季对于需求端有所带动,预计猪价继续调整幅度也或将有限,长期来看,此轮周期猪价底部或已逐步确立,猪价趋势性拐点“不排除或将于明年下半年出现”。首创证券则认为,近期二轮收储叠加国庆消费高峰期的临近,短期内或能兜底猪价,但也只是暂时延缓下跌速度,难改猪价持续探底的趋势,维持猪价最早明年二季度末见底的判断。
柏文喜认为,在全国及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的调控参与下,接下来的猪价趋势和生猪养殖行业应该会趋于平稳,但是回稳的速度“取决于调控措施力度的大小与实施的快慢”。“此轮猪周期实际上已经深刻改变了行业生产模式与成本结构、产业布局,一些全产业链、极具成本优势的猪企在行业全面亏损的情况下仍然保持了盈利状态,再加上市场需求规模的持续增长,生猪养殖产业链中的企业发展前景肯定是长期向好的,只不过个企的生产组织模式、成本模式乃至商业模式需要适应行业变化并进行快速调整,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机会。”
来源:证券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