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今天,养鸡行业已经整整低迷了23个月。回顾过去两年,养鸡人承受的巨大压力仍历历在目。但不管如何,过去毕竟已经成为历史,我们现在更应该关心的是未来,是即将到来的2022年。
如果不看具体数据,凭直觉分析,相信很大部分养殖户都会看好明年的养鸡行情。毕竟已经低迷了两年了,事不过三,明年怎么说也应该好了。但如果从大数据上科学分析,结果可能完全不同。
首先,现在的家禽整体产能仍然过剩。根据一品苗的统计数据,目前家禽产能较非瘟前增长了28%(由92亿只增长到118亿只),其中国鸡增长12.5%、白羽鸡增长37.5%、肉杂鸡增长50%。
而且,除了家禽产能过剩外,其最大的替代品——生猪产能恢复也远超预期。据国家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猪、牛、羊、禽肉总产量同比增长22.4%,其中生猪产量同比增长10.8%。
因此,生猪价格从今年年初就一路下行,从年初的18元左右一斤一直降到了6元左右。这也大大地拉低了鸡肉产品的价格。
虽然9月份开始生猪价格有所回升,但也只是维持在保本线上下。预计这样的情况还要持续到2022年7月份左右才会得到缓解。所以,在明年8月份之前,家禽价格也必定会受制于生猪价格。
其次,“双碳”政策,饲料价格上涨等,也将进一步拉升养殖成本,加剧行业经营压力。
再者,疫情的不确定性也会继续影响着家禽的生产、流通、消费等的诸多环节。所以,整体来说,明年的养鸡行业仍将承受较大的压力,养殖户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做好应对准备。
首先,从战略上讲,要做好市场极限竞争的准备。如长期低毛利,高成本,高资金消耗等。
另外,有实力的养殖企业也可以主动求变。如在销售端可以开拓新的消费场景,将毛鸡销售转为冰鲜、冻鸡销售,熟鸡转为休闲食品、菜品销售等。
其次,在战术上要推动养殖技术提高和管理创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养殖成本。明年的目标还是以稳字当头,不要求快求大,更不要赌市场。
总的来说,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家禽养殖业整体还是承压严重,大家要把握好行业发展的大趋势,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管控好市场风险,不要拍脑子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