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疆法案”引海外网友“群嘲”,环球时报:只会让中国更团结!两文发布,涉金属、能化商品!棕油产地洪灾,油脂连涨4日!

   2021-12-25
核心提示:12月24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公布对美加征关税商品第六次排除延期清单。同日,财政部等三部门发布关于调整海南自由贸易港原辅料零关税政策的通知。这两则文件,涉及金属、能化等商品。当地时间12月23日,美方将所谓维吾尔强迫劳动预防法案签署成法,禁止从中国新疆地区进口几乎所有商品。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回应称,该案罔
12月24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公布对美加征关税商品第六次排除延期清单。同日,财政部等三部门发布关于调整海南自由贸易港原辅料“零关税”政策的通知。这两则文件,涉及金属、能化等商品。
 
当地时间12月23日,美方将所谓“维吾尔强迫劳动预防法案”签署成法,禁止从中国新疆地区进口几乎所有商品。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回应称,该案罔顾事实真相,恶意诋毁中国新疆人权状况,严重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粗暴干涉中国内政,中方对此表示强烈愤慨、坚决反对。环球时报发布社评称,美国涉疆谎言,只会让中国社会更团结!
 
据路透社报道,该法案特别关注三种新疆产品:棉花、西红柿和多晶硅。新疆不仅是世界重要棉花产区,也是太阳能电池板原材料的重要产区。据估计,每年美国进口的服装中,有20%包含来自新疆的棉花。在海外社交媒体上,关于拜登签署“法案”的评论区成了“大型翻车现场”。有外国网友贴出讽刺漫画,称美国以“人权”“民主”为名给阿富汗等国送去坦克、导弹;有美国网友嘲讽说,“你们为防止美国强迫劳动做了什么”;还有美国网友反问道,“那么中国应该因为印第安人的可怕状况而制裁我们吗”……
 
据英国金融时报,莫迪政府本周禁止大豆、小麦和棕榈油等多种农产品期货合约交易一年,以回应印度人民对食品通胀不断上升的担忧。
外交部就美方签署所谓“维吾尔强迫劳动预防法案”发表谈话
 
外交部发言人表示,当地时间12月23日,美方将所谓“维吾尔强迫劳动预防法案”签署成法。该案罔顾事实真相,恶意诋毁中国新疆人权状况,严重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粗暴干涉中国内政,中方对此表示强烈愤慨、坚决反对。
 
所谓新疆地区存在“强迫劳动”和“种族灭绝”,完全是反华势力炮制的恶毒谎言。新疆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举世公认,各族人民安居乐业有目共睹。美方反复借涉疆问题造谣生事,实质是打着人权的幌子搞政治操弄和经济霸凌,企图破坏新疆繁荣稳定、遏制中国发展。
 
美国自身劣迹斑斑,就人权问题指责抹黑中国是滑天下之大稽。美国是贩卖人口和强迫劳动的重灾区,近5年来每年被贩卖到美国从事强迫劳动的人口多达10万。美国历史上对印第安原住民犯下的反人类罪行早已构成事实上的“种族灭绝”。“强迫劳动”和“种族灭绝”这两顶帽子还是美国留着自己戴最合适。
 
涉疆问题根本不是人权问题,而是反暴恐和反分裂问题。中方正告美方,利用涉疆问题搞阴谋诡计,阻挡不了新疆各族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坚定步伐,阻挡不了中国不断发展壮大。美方行径完全违背市场规则和商业道德,只会破坏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扰乱国际贸易秩序,损害美自身利益和国家信誉,纯属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环球时报社评:美国涉疆谎言,只会让中国社会更团结
 
当地时间12月23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了所谓“维吾尔强迫劳动预防法案”,使之正式生效成法。该法将禁止所有新疆产品进口美国,除非企业能提供明确且令人信服的证据,证明产品非由强迫劳动制造。对新疆所有产品进行“有罪推定”,将“自证清白”的要求丢给企业,全然不顾“无罪推定”这一现代法治的基本原则——为了打压遏制中国,华盛顿的底线一次比一次低。
 
所谓新疆地区存在“强迫劳动”和“种族灭绝”,这完全是美西方政客、媒体、智库学者沆瀣一气炮制出的世纪谎言。如今,新疆棉花生产有高达近90%的全程机械化率,哪里还需要所谓的“强迫劳动”?过去40年,新疆维吾尔族人口增长了一倍以上,又有谁见过这样的“种族灭绝”?不久前,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发布的《新疆的劳动就业保障》白皮书,更是详细介绍了新疆少数民族群众“自愿就业”“体面劳动”的事实。当然,对于挥舞着“锤子”的华盛顿政客来说,中国人民的安居乐业在他们眼里都是“钉子”。
 
新疆的和平安宁来之不易。据不完全统计,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20多年里,新疆“三股势力”猖獗,暴力恐怖事件频发,包括维吾尔族在内的大量无辜群众被害,新疆人民面临严重生命和财产威胁。为了保障新疆各族人民的基本人权,中国依法采取了一系列反恐去极端化措施,遏制了新疆暴恐活动多发频发势头。如今,新疆连续5年没有发生暴恐事件,社会治安状况明显好转,来自新疆的旅游和美食分享,也成为视频网站上的热门话题之一。就在这个时候,美西方反华势力跳出来了,他们试图撕开新疆正在愈合的伤口,不断往上面大把大把地撒盐;他们借口“人权”抵制新疆产品,想要破坏新疆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
 
这些年,中国人民早已看穿美国政客“醉翁之意不在酒”,他们何尝真正关心过他国人权、甚至本国人权?近5年来每年被贩卖到美国从事强迫劳动的人口多达10万;美国历史上对印第安原住民犯下的反人类罪行早已构成事实上的“种族灭绝”。美国以所谓反恐和人权为由,在伊拉克、叙利亚、利比亚、阿富汗等国挑起战乱,造成数以百万计无辜民众伤亡。正如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指出的,“强迫劳动”和“种族灭绝”这两顶帽子,还是美国留着自己戴最合适。
 
当然,无论是造谣中伤还是颠倒黑白,美国政客的如意算盘是十分清晰的:一方面,新疆的棉花和太阳能电池板等产业在世界供应链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是美国相关产业的有力竞争对手,华盛顿自然是想“除之而后快”;另一方面,美国越来越依赖于利用意识形态工具来营造一种虚假的危机感,大搞所谓“价值观外交”,以此紧紧拉住盟友。当然,华盛顿如今倒是没把“美国优先”挂在嘴边,但难道别人看不出来吗?这些年,美国在对盟友“薅羊毛”时,什么时候手软过?
 
对中国来说,正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中国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已经发表声明,如美方一意孤行,中方必将予以坚决有力反制。华盛顿妄图剥夺中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阻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险恶用心,中国人民已经看得很清楚。历史反复证明,外部压力只会使中国人民更加团结、中国社会更加凝聚、中国经济更具韧性。
 
两岸猿声啼不住,中国明天会更好!
 
对美加征关税商品第六次排除延期清单涉及124类商品
 
昨日晚间,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公布对美加征关税商品第六次排除延期清单。对《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对美加征关税商品第二次排除延期清单的公告》(税委会公告〔2020〕10号)和《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对美加征关税商品第四次排除延期清单的公告》(税委会公告〔2021〕5号)中的相关商品,延长排除期限,自2021年12月26日至2022年6月30日,继续不加征我为反制美301措施所加征的关税。其中,自2022年1月1日起,第六次排除延期清单根据2022年进出口税则实施。
 
 
 
“此次国务院税则委员会发布排除延期清单,应该是在前五次排除延期清单到期后,延续继续不加征反制美国301措施所加征的关税。”物产中大期货副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景川在接受期货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认为,其目的是在对等反制美国301条款的基础上,为应对全球疫情对经济带来的干扰而采取的有利于中美经济复苏的积极措施,同时又保留了在需要的时候进行反制的权利。按照公告,在未来的半年时间,清单内的商品将不加征关税,中国此举表现出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所应有的担当,将有利于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复苏。
 
经记者梳理,从本次发布的第六次排除延期清单来看,其中涉及到包括银矿砂及其精矿、黄金矿砂、茂金属高密度聚乙烯、化纤长丝无纺织物、镍合金制品、铝合金管等124类商品。
 
谈及在未来半年时间内继续不加征上述大宗商品关税,景川告诉记者,本次排除延期清单涉及的贵金属、有色金属以及包括聚乙烯在内的能化类品种,由于是在前五次基础上的续作,因此其存量没有发生改变,对相关商品价格的影响不大,但短期内市场行情可能会受该消息扰动。
 
同日,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调整海南自由贸易港原辅料“零关税”政策的通知显示,在原169项的基础上,增加鲜榴莲、氯乙烯、航空发动机零件等187项商品至海南自由贸易港“零关税”原辅料清单。这是继去年11月三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海南自由贸易港原辅料“零关税”政策的通知》,海南自贸港首张“零关税”商品清单发布后进一步释放的政策红利。
 
 
通知显示,为进一步释放政策效应,支持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一是增加鲜木薯、氯乙烯、航空发动机零件等187项商品至海南自由贸易港“零关税”原辅料清单。原辅料“零关税”政策其他内容继续执行《财政部 海关总署 税务总局关于海南自由贸易港原辅料“零关税”政策的通知》(财关税〔2020〕42号)的有关规定;海南省相关部门应结合海南自由贸易港发展定位和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充分评估产业实际需要,引导企业合理使用“零关税”原辅料。
 
“昨日三部委联合发布的海南自贸港‘零关税’原辅料的清单翻倍扩容同样体现出了中国的大国担当精神。”景川表示,在美国前期挑起贸易争端之后,中国政府冷静应对,积极实施举措的同时,也预留了适当时候进行反制的权利,此次增加187项商品至海南自由贸易港“零关税”原辅料清单将促进我国进口更为通畅,有利于我国平抑国内PPI与CPI的剪刀差,进一步促进经济复苏。
 
为抗击通胀,印度暂停农产品期货交易
 
在明年初关键的邦选举之前,为缓解民众对通胀不断上升的担忧,印度本周决定禁止农产品期货合约交易。
 
据英国金融时报,莫迪政府本周禁止大豆、小麦和棕榈油等多种农产品期货合约交易一年,以回应印度人民对食品通胀不断上升的担忧。
 
此前印度统计局数据显示,该国的零售物价指数(CPI)在9月份触底后,于11月份升至4.9%;而受大宗商品价格飙涨和供应链干扰影响,反映生产者价格的印度11月批发价格通胀指数增速创30年新高——同比上涨14.2%,创1991年12月以来最高水平。
 
印度政府表示,高通胀率主要是由矿物油、基本金属、原油、天然气、化工产品和食品价格上涨引起的。
 
而据CNBC报道,尽管近几个月零售食品通胀保持温和,但今年印度国内大豆价格几乎翻了一番。
 
尽管如此,英国金融时报援引经纪商Motilal Oswal的大宗商品主管Kishore Narne表示,莫迪政府此举更多的是为了形式上的效果,政府希望向人们表明它正在努力控制食品通胀。
 
印度将在明年初举行关键的邦选举,该禁令是在几个农业州的民意调查之前推出的。一些农业团体呼吁实施禁令,认为期货市场的投机交易加剧了通货膨胀。印度当局过去也曾采取类似措施禁止期货交易,尽管缺乏证据表明这有助于控制通胀。
 
据《印度时报》当地时间24日晚报道,印度新冠变异病毒奥密克戎毒株感染病例累计已达到了403例。目前马哈拉施特拉邦奥密克戎毒株感染病例最多,达到108例,其次是新德里67例。
 
钢厂复产预期下铁矿石上涨近4%
 
昨日,铁矿石期货主力合约2205上涨3.93%,收报713.5元/吨,创近两个月来价格新高。当日夜盘时段,主力合约高开后区间振荡。申银万国期货认为,铁矿石期货价格大涨主要驱动因素是房地产市场出现边际好转迹象,地产新开工环比回升较快,同时市场对钢厂复产预期较强,对明年上半年用钢需求较为乐观,因此期现价格出现共振上涨。从铁矿石基本面看,铁矿港口库存持续高位,铁水产量同比大幅下滑,港口现货成交持续走弱。
 
铁矿石期货自11月下旬创下年内低位512元/吨后持续反弹,一个月多来,价格已回升37.89%。建信期货黑色产业研究主管翟贺攀告诉期货日报记者,铁矿石价格在11月下旬至12月中旬的反弹,主要是因为其下游钢材端的供需基本面情况逐步改善,在宏观政策托底稳经济和房地产融资、贷款政策有所放松的情况下,市场对明年上半年钢铁需求预期边际改善。同时,钢铁利润的回升也助推了钢厂采购铁矿石趋向积极。
 
展望后市,翟贺攀认为,在全球大宗商品通胀预期和流动性宽松的格局仍没有较大变化的情况下,后市铁矿石价格仍将受益于稳经济的基建投资对冲房地产需求下滑的托底政策,或延续振荡回升态势。
 
供应压力凸显,玻璃跌逾4%
 
昨日早盘,玻璃期货主力合约大幅跳水逾4%,最低触及1722/吨,创近一个月新低。截至昨日下午收盘,2205合约下跌3.15%,报收1751元/吨,日增仓约4.5万手。当日夜盘时段,玻璃期货继续下跌,主力合约收跌1.41%。
 
谈及昨日玻璃期货的增仓下挫,金信期货黑色建材研究主管盛文宇表示,主要原因是玻璃目前的现货供应压力太大。具体来看,近期玻璃厂的库存重新因季节性需求转淡开始累积,同比过去数年处于高位。同时,目前玻璃的生产线日熔量也在高位,市场原预期12月份有5条左右的生产线会进行冷修停产,但截至目前仅有一条生产线真正落实。总的来看,冷修不及预期叠加同比偏高的年度结转库存,预示着在春节之后玻璃厂的库存会累积到非常高的水平。即使明年保竣工的需求释放,玻璃供应的压力依然不容小觑。
 
相关数据显示,目前玻璃生产企业库存连续五周的回落势头被终结,本周重点监测省份生产企业库存总量为3392万重量箱,较上周增加144万重量箱,涨幅4.43%。此外,截至本周四,全国浮法玻璃生产线共计304条,在产265条,日熔量共计175725吨,环比上周持平,周内暂无产线变化。
 
“在玻璃供应保持稳定的同时,本周需求环比转弱,加工厂以完成尾单交付为主。近期下游加工厂重心逐步转移至回款,按需补货,中下游多低仓操作。”方正中期期货玻璃分析师魏朝明认为,总的来看,受当前户外施工条件限制,玻璃实际需求季节性回落。同时玻璃生产企业库存止跌回升,短期行情将再度受到淡季累库预期的考验。
 
从目前玻璃现货市场的价格表现来看,魏朝明告诉记者,本周国内浮法玻璃市场成交继续放缓,部分区域价格松动,成交灵活度明显增加。周内东北区域厂家推出冬储政策,华北部分让利促销,华东、华南地区价格有一定下滑。
 
“短期而言,玻璃厂在高成本冷修和降价去库回笼资金的选择中,大概率选择后者,玻璃现货价格将在淡季承压。”盛文宇说。
 
从中长期来看,魏朝明表示,对于终端需求方来说,房地产市场预期显著转暖,2022年竣工需求释放较大概率推升玻璃需求和价格水平,淡季买入套期保值机会值得把握。
    
马来西亚强降雨持续 棕榈油连涨4日
 
受马来西亚强降雨天气影响,马来西亚棕榈油期货连续4日大幅上涨,国内棕榈油期货跟随上涨。截至昨日下午收盘,内盘棕榈油期货收涨3.38%,收报8390元/吨。马棕油收涨3.91%,收报4653马币/吨。当日夜盘时段,国内棕榈油期货继续上涨,收涨2.26%。
 
在棕榈油强势上涨的带动下,豆油、菜油也跟随上涨。三大油脂品种已连涨4日,累计涨幅分别为9.56%、7.51%、4.64%。
 
“自12月17日以来持续的大雨在马来西亚半岛的8个州引发了一系列洪水和山洪暴发,这是马来西亚几十年来最严重的洪灾之一。马来西亚气象局预计未来几天还有更多的暴雨和强降雨,12月份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不容乐观。”华联期货油脂油料研究员邓丹对记者表示,本轮棕榈油的上涨行情也是由这波暴雨天气主导的,预计会持续到暴雨天气结束,后市需继续关注马来西亚的外来劳工引入情况以及南美天气情况。
 
中粮期货研究院高级经理贾博鑫认为,除马来西亚8个州上周出现洪涝情况,市场担忧过度降水可能会影响棕榈油产量外,马来西亚棕榈油协会(MPOA)公布的12月1—20日的数据也显示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环比下降13.18%,产量仍未恢复到正常水平。此外,印度政府在本周一宣布将精炼棕榈油进口关税由17.5%下调至12.5%,主要是为了控制印度国内的油脂价格,也有利于产地棕榈油出口。受上述因素共同影响,近日油脂盘面迎来反弹行情。
 
但贾博鑫同时认为,从长期看,油脂市场的筑顶已经完成,明年油脂价格重心预计将出现下移,由牛市缓慢向熊市过渡。“第一,从国际油价走势来看,能源危机炒作的概念逐渐降温,对油脂价格的支撑作用有限;第二,从全球油脂供需来看,除菜系产品出现减产外,其他油脂均将出现产量恢复;第三,马来西亚劳工短缺的问题后期将得到解决,产量也将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第四,国内油脂供需紧张的情况预计将得到缓解。”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  释疑问答  |  收费会员好处  |  收费会员  |  服务对比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RSS订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