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产蛋鸡存栏有所提升,3月增势或持续
2月全国在产蛋鸡存栏量约为11.53亿只,环比增幅1.05%,同比降幅4.28%,虽略有增加,但较近5年的平均水平降幅6.96%,存栏量仍然处于低位;主产区鸡蛋均价3.77元/斤,环比跌幅12.12%,同比涨1.62%,较近5年的同期均价涨幅23.20%。
2月份新开产的蛋鸡数量虽然有限,但淘汰鸡出栏量下降较为明显,月内总出栏量环比减少39.25%,同比减少2.94%。主因2月上旬屠宰企业多数停工,农贸市场休市,中旬以后养殖单位淘鸡积极不高,月内淘汰鸡出栏量明显减少。因此2月份淘汰鸡出栏量少于新开产蛋鸡数量,在产蛋鸡存栏量环比增加。
判断3月产蛋鸡存栏量需要“一定两变”,一个定量是指1月的产蛋鸡存栏量(基数),两个变量是指新增开产量(增量)和理论淘汰量(减量),所以理论产蛋鸡存栏量=上月基数+本月增量+本月减量。而增量相对比较容易判断,多数情况下蛋鸡在120天开产,受养殖技术、品种、疫病等特殊因素影响,蛋鸡开产会推迟到130天左右,所以开产日期取固定值4个月;淘汰量会伴随淘汰日龄的变化而不断调整,所以用理论淘汰量进行预测。以上个月的平均淘汰日龄(496天)作为养殖周期的判断依据,淘汰月龄不是整数的,按跨月进行计算。再通过鸡苗销量推断理论淘汰量。增量和减量都是以鸡苗销量为依据,保证数据口径的统一。
根据上面的方法可推断3月份理论产蛋鸡存栏量继续呈增加趋势,环比增幅为1.13%。
节后蛋市量价齐降,利好拐点何时出现?
影响鸡蛋市场的最主要因素仍围绕在产蛋鸡存栏量、市场销量变化情况以及饲养成本等方面,同时突发因素也会影响需求面进而引起鸡蛋价格的短暂波动。首先我们结合前期补苗量及未来淘鸡量推断,未来1-3个月产蛋鸡存栏量逐渐增多,但鉴于当前存栏量基数仍然偏低,预估3-5月份产蛋鸡存栏量增速均低于2%,因此供应面对鸡蛋价格或延续支撑作用。
短期内供应面依旧利好蛋价,同时饲料成本居高难降,那么引起蛋价波动的因素主要侧重于需求端的变化。春节在2月的年份中,主销区代表市场月度销量环比减少多在30%-40%,考虑到今年1月末已受春节效应影响, 2月份整体销量环比减少20%左右,业者以去库存为首要任务。3月份随着行业开工率的陆续恢复,产销区库存压力逐渐降低,销区市场销量环比或出现较明显增幅,理论上需求拐点将在此阶段出现,而4-5月份蛋鸡行业逐渐走向正轨,销量变化率或继续降低。(注:t+0为春节所在月份)
综合来看,3月份鸡蛋市场需求逐步恢复,将助推蛋价出现恢复性上涨,蛋价迎来上涨拐点;而4月份“清明”、“五一”等利多因素增加,理论上鸡蛋价格仍可期待,不过仍需关注公共卫生事件及天气等突发因素对市场存在不同方向的干扰,从而导致行情走势偏离预期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