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禽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监测报告

   2022-07-11
核心提示:人感染禽流感相关信息思考:刚看了两篇近期发表的禽流感论文,一篇是中疾控国家流感中心王大燕团队发在美国CDC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的,讲人感染H5N6的流行病学、遗传和临床特征;另外一篇是浙江大学李兰娟团队发在Nature旗下Scientific Reports的,讲H7N9幸存者的预后。只说几个数字:H5N6的重症率为93.8%,病死
人感染禽流感相关信息思考:
 
刚看了两篇近期发表的禽流感论文,一篇是中疾控国家流感中心王大燕团队发在美国CDC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的,讲人感染H5N6的流行病学、遗传和临床特征;另外一篇是浙江大学李兰娟团队发在Nature旗下Scientific Reports的,讲H7N9幸存者的预后。
 
只说几个数字:
 
H5N6的重症率为93.8%,病死率为55.4%;
 
N7N9的病死率为37.1%,幸存者出院6个月后的肺部影像学,肺间质变化和纤维化仍然存在,一部分幸存者在2年后仍然有长期肺功能障碍和心理障碍。
 
(而季节性流感的病死率通常<1%。禽流感通常不易发生人际传播,主要是与家禽、野鸟密切接触人群的偶发感染,但人一旦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往往病情严重)
 
引用这些想说明几点:
 
流感亚型众多,不同亚型的传染性和严重性存在巨大差异,这也是我为什么一直不用「大号流感」这个名字的原因,在H5N6、H7N9的病死率面前新冠才是「小号流感」。
 
所谓的「后遗症」也不是新冠病毒感染特有的,包括流感在内的许多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都可能有长期症状存在,只是以往大多数人并不关注而已。长期症状在一定程度上与感染时的严重性呈正相关。
 
因此如果你真的担心「后遗症」,第一是尽可能降低感染风险,第二是尽可能降低感染后发展成重症的风险,NPI措施(戴口罩、勤洗手)和疫苗接种是最主要的预防方法,另外就是在感染发生后早期进行抗病毒治疗。
 
来源:微博博主<庄时利和>的微博文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  释疑问答  |  收费会员好处  |  收费会员  |  服务对比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RSS订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