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蛋的质量与成功地生产高质量雏鸡密切相关,也是孵化厂经营成败的关键环节之一。因此,应按种蛋的要求予以严格的选择。
种蛋的质量要求:
1.种蛋的来源。 应选自正确制种、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优良、经实施系统免疫程序的健康种鸡。种鸡饲养管理正常,公母配比适当。蛋用种鸡的受精率应达到90%以上,肉用种鸡85%以上。
2.种蛋的新鲜程度 。 种蛋的存放时间不能过长。一般以不超过1周为宜。最好是保存3~5天。存放2周以上的种蛋孵化率明显降低,孵化期推迟。种蛋保存期超过4天时,每多存放l天,孵化期延迟20~30 min,孵化率下降4%。
种鸡场的种蛋要及时收集。一般种蛋每日收集3~4次,在气温过低或过高时则应增加到每日5~6次。收集的种蛋应放入适合于种蛋规格的塑料蛋盘内,以便于搬运和存放。
3.种蛋的形状和大小 。 种蛋的形状以接近卵圆形为佳。异形蛋的孵化率明显低于正常形蛋。过长、过圆以及诸如葫芦形、腰鼓形,两端或一端尖形的异形蛋均不能作孵化用。
种蛋的大小可以重量来衡量。种蛋的重量应符合该品种(系)的蛋重标准,过大的种蛋孵化率较低;大蛋系中的大蛋胚胎后期死亡率较高,种鸡群的鸡龄超过50周时,其大蛋的孵化率降低,过小的种蛋则孵出的雏鸡初生重偏低。
双卵黄蛋属于不正常种蛋,难于孵出雏鸡,也不宜作种蛋用。
4.蛋壳的颜色。 蛋壳的颜色是品种特征之一。对育成品种或纯系种蛋的壳色应符合该品种(系)的标准。选育程度不高的地方良种或杂种的种蛋壳色往往并不一致,对壳色的要求可以放宽一些。
5.蛋壳的结构要求致密均匀,厚薄适度。 鸡蛋的壳厚应在270~370um,蛋壳过厚或质地过于坚硬(俗称钢皮蛋)的种蛋,孵化时受热缓慢,水分不易蒸发,气体交换不畅,雏鸡破壳困难。蛋壳过薄或钙质沉积不均匀,孵化期中水分过度蒸发,失重过多造成胚胎代谢障碍。蛋壳表面粗糙、皱纹、裂纹的蛋,孵化率低也不适合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