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场的消毒管理

   2013-03-10 1444
核心提示: 遵循消毒三步曲原则:清扫、冲洗、消毒。  1、方式:   ①物理消毒:高温、干燥、紫外线、火烤等。 ②化学消毒:喷淋
  
     
    遵循消毒“三步曲”原则:清扫、冲洗、消毒。
 
  1、方式:
  
    ①物理消毒:高温、干燥、紫外线、火烤等。
 
    ②化学消毒:喷淋、熏蒸、饮水、拌料、浸泡、涂刷等。
 
  2、步骤:
  
  ①彻底清扫消毒物表面的有机物:剩余的饲料、粪便、羽毛、都会阻隔消毒药作用的发挥,严重影响消毒效果。例如:有一块鸡粪在地面,经过消毒后,地面的含菌量大大降低,甚至无菌,但是把这块鸡粪清除后,那块地面仍然与没消毒一样,可见表面洁净的重要。
  
  ②彻底冲洗被消毒物表面:再次将细小的停留在被消毒物表面的有机物清除,以保证消毒效果。
  
  ③消毒用水对消毒的影响:水有碱性、酸性、(酸碱度)、消毒药的酸碱性一定要与所用水的酸碱性一致,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效果差,甚至无效。
  
  ④温度、湿度对消毒的影响:消毒是需要温度、湿度来保证效果的充分发挥,不同的消毒药,对温度、湿度的要求不同,一般养殖使用的消毒药要求环境温度(药物不能加热时)在20~24℃,相对湿度60%以上。例如:用福尔马林、高锰酸钾进行熏蒸消毒时,如果温度、湿度达不到上述标准,这个化学反应不充分,蘑菇云窜得不高,烟雾势力小,容器内还有剩余的高锰酸钾未反应,除了浪费药物,效果还不理想。
  
    ⑤洁净的环境是消毒的保障:任何不洁净的物体,环境会直接影响消毒效果。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技术
 |  释疑问答  |  收费会员好处  |  收费会员  |  服务对比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RSS订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