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精率不仅取决于输精操作的方式,还会受公鸡体质、 所采精液的质量及稀释液等因素的制约。由于当天的受精率指标要在孵化期结束才能体现, 因此前期制约受精率的因素要随时关注。在种公鸡选育过程中, 要选择体质健壮、 第二性征明显、 具有性反射的公鸡。种鸡的营养水平很重要,如果营养摄入量不足或营养不平衡, 受精率很难提高。足量营养供给, 合理的营养调配是培育合格的后备鸡群和保证种鸡高受精率的基础。
种公鸡精液采集过程中, 采精人员的操作方法、公鸡个体性反射差异等均容易引起采精量的差异。另外, 输精操作时间要选择母鸡结束产蛋后, 有利于受精率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