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哪几点控制好鸡舍的小气候

   2014-08-13 1044
核心提示:鸡舍小气候条件首先是温度。从雏鸡到成鸡需要10℃的活动积温2200℃-2400℃。但鸡在各个生长发育时期对温度的要求是不同的:孵化
     鸡舍小气候条件首先是温度。从雏鸡到成鸡需要≥10℃的活动积温2200℃-2400℃。但鸡在各个生长发育时期对温度的要求是不同的:孵化期对温度要求最高,其适宜温度比鸡的体温(42℃)稍低,以32℃-35℃为宜;刚出蛋壳的小鸡需要32℃-34℃的温度。以后随着周龄的增加,温度逐渐降低,即每增加1周龄,温度降低约2℃,到第六周时,温度保持在22℃-24℃为宜。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产蛋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但是温度超过一定的限度反而会使产蛋率下降。成鸡产蛋的适宜温度为13℃-22℃,产蛋率最高的温度为15℃-18℃。
    
  其次是湿度。雏鸡要求的适宜相对湿度为60%-75%,成鸡为60%-65%,在这个相对湿度范围内,成鸡的产蛋率最高。在相对湿度适宜的条件下,鸡表现出精神振奋,羽毛清洁而有光泽,增强抗病性,提高产蛋率。
    
  再次是风。目前,养鸡者绝大多数建设的是现代机械化养鸡场,鸡群密度很大。为了保持鸡舍的舒适环境,让鸡呼吸新鲜空气,使鸡健康生长发育,鸡舍一般都有通凤设备,使鸡舍经常保持微风到一级风的状态。如成鸡舍风速要保持在0.1-0.4米/秒之间,即通风量:冬季2立方米/小时,夏季7-8立方米/小时,春秋两季3-4立方米/小时。
    
  此外是光。这里的光指的是日照时数和光用度。如果这两者适宜,鸡就精神振作,促进骨骼生长,加快生长发育速度。鸡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对日用时数和光照度的要求是不同:雏鸡刚出蛋壳头3天,需要24小时光照,光照度为5-10勒克司,用25瓦或40瓦的灯泡照明即可。以后随着日龄的增加,日用时数应逐渐减少,每天减少1.5-2小时,到第15天有8小时光照即可。18周龄以后,临近产蛋期,日用时数应逐渐增加,最适宜产蛋的日照时数为15-16小时。因此,在鸡产蛋期间,必须在日出前或日落后,或日出前和日落后用人工光源补充日照时数的方法来提高产蛋率。
    
  光线也很重要,特别是红光和红外光通过视觉刺激鸡的脑下垂体,增强分泌激素,使生殖系统活动力加强,可以提高产蛋率。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技术
 |  释疑问答  |  收费会员好处  |  收费会员  |  服务对比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RSS订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