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种禽场生物安全体系如何建立

   2014-10-18 1396
核心提示:鸡网养鸡技术 现代化种禽场生物安全体系如何建立 生物安全是指将可传播的传染性疾病、寄生虫和害虫排除在外的安全措施。它是一
       鸡网养鸡技术  现代化种禽场生物安全体系如何建立
       生物安全是指将可传播的传染性疾病、寄生虫和害虫排除在外的安全措施。它是一个概括性术语,包括了在防止有害生物进入(或存活)和感染(或危害)良好饲养禽群方面应采取的一切措施,这些有害生物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原虫、寄生虫、昆虫、啮齿动物和野生鸟类。
   
  鸡场生物安全体系是一种系统化的管理,它可以减少外界疾病因素进入养鸡场或在养鸡场内部鸡群之间的传播,使鸡群远离致病因素。种鸡场生物安全体系是种鸡生产和育种的基础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要素。
    
  一、 场址的选择和布局 远离公路主干道、居民区以及村庄的区域,建立在地势较高、气候干燥、便于排水、通风、水源充足、水质良好、供电有保障的地方。特别是与其他畜禽场、畜禽屠宰厂、肉类和畜禽产品加工厂、垃圾站等,距离要更远一些。生活区和生产区要严格分开,四周建立围墙或防疫沟、防疫隔离带。各区的排布主风方向不能形成一条线。在各生产区内的净道和脏道要分离,饲料、雏鸡从净道进入鸡舍,淘汰鸡、鸡粪从脏道运出。设立的病死鸡尸坑、鸡粪发酵池应远离鸡舍500米以上。
    
    二、执行科学有效的消毒卫生程序 消毒可以最大限度降低鸡舍内外环境中病原微生的数量,降低鸡场的污染程度,从而阻断病原微生物从鸡群外部的传入和在鸡群内扩散,可显著降低细菌性疾病及病毒疾病的发生率,并将昂贵的治疗药费疾病带来的直接和间接损失降到最低。
         
  三、设立卫生消毒设施 在养鸡场大门入口处设立车辆消毒池和人员淋浴消毒室,所有进出场人员必须淋浴消毒、进出场车辆、物品必须经过经消毒方可出入。人员进入生产区或生产车间必须淋浴、消毒,换上生产区清洁服装后才能进入,进鸡舍之前再次换鞋。各生产区配备高压冲洗消毒设备,对生产区内的鸡舍、道路要定期消毒。
         
  随着现代化、集约化养殖技术的推广,对饲养环境条件、管理技术水平的要求也日益提高。要想使鸡群发挥最大的生产性能,必须在整个生产周期中始终遵循生物安全体系原则。而消毒则是家禽饲养过程中最重要的生物安全措施之一,是贯彻“预防为主”方针的一项重要措施。构成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动物群。切断其中一个环节就能阻断传染病的流行。消毒的目的就是消灭被传染源散播于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切断传播途径,阻止疫病继续蔓延。与用药物疫苗防制相比,不仅鸡群更安全,还可以有效的降低成本,减少药物残留,是家禽饲养的关键技术环节。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技术
 |  释疑问答  |  收费会员好处  |  收费会员  |  服务对比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RSS订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