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驐鸡”要回来了

   2013-01-21
核心提示:  上了半百年龄的人都能记忆驐(dūn)鸡。在最近光大会展中心举行的展销中,农业部国家级家禽示范养殖企业的上海旺园阉鸡,重
 
 
  上了半百年龄的人都能记忆“驐(dūn)鸡”。在最近光大会展中心举行的展销中,农业部国家级家禽示范养殖企业的上海旺园“阉鸡”,重新发掘这一“遗产”,受到市民青睐。
 
  驐鸡就是“阉鸡”
 
  “阉鸡”就是?鸡。生活中,驐鸡已经难以寻觅,因为,这一技术几乎失传了。
 
  有驐鸡就有驐鸡人。在浦东原南汇大团镇海潮村,记者采访了父子两代驐鸡手艺传人——董掌根和董中华。
 
  昨天,记者在浦东泥城镇上海本原畜禽专业合作社里,应邀前来指导的67岁的董掌根自述:他的驐鸡技术,是在原泥城乡兽医站工作时学会的。师傅是崇明人吴生江,因为技术了得,当时被称作“南汇一把刀”。当时,技术不好特别是驐死鸡了,是要被师傅打的。在师傅的严厉“苛求”下,董掌根终于练就了一手绝活。
 
  董掌根回忆说,上海驐鸡的黄金时期,是1968、1969两年,当时大批的“浦东九斤黄”驐鸡活鸡,养到4个月后,就被送往市区提篮桥的上海禽蛋一厂,再装运到新龙华火车站,发到香港九龙,老董经常随车押运。因为需求量大,那时老董一个钟头要驐50只左右,连续两个月竟然驐了2万多只。至今,老董经手的鸡有几十万只。
 
  父子两代传人
 
  上海老习俗到春节要吃驐鸡。郊区有这门技术的师傅,都在东南沿海一带的泥城、彭镇等地。现在,老董的师傅过世5年了,老董这一辈还能干的只有3个人了。老董的儿子董中华也在大团镇兽医站工作,如今子承父业。
 
  一般的鸡,在八九月份开始驐,要长到35—40天,再根据不同的品种确定动刀时间。驐鸡的技术难点,在于首先观察鸡是否健康,稍有一点病的鸡在手术后就会死去。雄鸡的睾丸,长在倒数第二根软肋骨右面,它们附生在主动脉的血管上,像白色的米粒那样大小,驐的时候,刀口只能在一厘米左右,动作大一点,鸡就会死亡。
 
  雄鸡失去睾丸后,会变得温和,肉质细腻甚至超过母鸡。驐鸡的特征,用老董的话来说,就是头像雌鸡头,尾巴翘起来长一尺多,眼睛亮得不得了。还有,驐鸡的生长要求很高——除了很好的生态环境,生长必须120—180天,才能保证鸡的品质。
 
  拟将大力发展
 
  这不,去年八九月驐的鸡,现在已经成熟可以上市。上海家禽协会副会长陈印权表示,今后将大力发展驐鸡产业,挽救这一老祖宗传下来的技术,让更多市民享口福。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  释疑问答  |  收费会员好处  |  收费会员  |  服务对比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RSS订阅  |